民族脊梁|《亮剑》这个人对部下,他宁愿冒险,也不愿意随便怀疑

对部下,他宁愿冒险,也不愿意随便怀疑。当时已经有迹象钱伯钧可能反水,当参谋长担心他的安危时,他毫不犹豫地说:“.他钱伯均要真的想反水投敌,我就亲手毙了他。可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就随便怀疑自己的部下,万一搞错了,会让弟兄们寒心的。”这是对曾一起历经生死痛击鬼子的兄弟们的肝胆与担当。民族脊梁|《亮剑》这个人对部下,他宁愿冒险,也不愿意随便怀疑
文章插图
对亦敌亦友的李云龙,在第一次见面时,因为英雄惜英雄,就把自己的爱抢慷慨相赠。后各为其主短兵相接受伤昏迷后,醒来的首先关心的就是李云龙还活着么。他向部下军官说起和李云龙的关系:“我们本可以成为朋友的。唉,此次一别,恐怕再无相见之日了。”他和李云龙都有极强的气场,从某方面讲他们本就是同一类人,因此他既真正了解也从内心深处欣赏这个朋友。也就他,会这样打趣李云龙:贵军的传统不就是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么?帮点忙就讲价钱,这人品是不太好,云龙兄,你说呢?在李云龙要帮忙除掉叛变的钱伯钧时,楚云飞吭了一声:我楚云飞也是要面子的人。在得知李云龙派人偷袭时,他忍不住笑着这样评价:这就是李云龙啊,不光能有大手笔,也能干点偷鸡摸狗的勾当。民族脊梁|《亮剑》这个人对部下,他宁愿冒险,也不愿意随便怀疑
文章插图
或许,他们既是肝胆相照的朋友,也是肝胆相照的敌人。作为朋友,楚云飞愿意全力支助其后代;作为敌人,他会大叫一声:“云龙兄,云飞在此!”然后紧跟着一梭子弹。鲁迅笔下的民族脊梁有这么几种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生求法的人。一木今天冒昧再加一种:为国杀敌的人!楚云飞、李云龙、赵刚他们也都是中国的脊梁!不管成败,都“掩不住他们的光耀”。很喜欢楚云飞这个名字,楚天云飞——多么吻合这个爽朗大笑着说“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骄傲男人!何况一木也属楚地。后来认真看了这首诗,心境大为不同。“富贵又何为,襁褓之中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民族脊梁|《亮剑》这个人对部下,他宁愿冒险,也不愿意随便怀疑
文章插图
原来这首诗并不豪迈,反而充满了对命运的伤感。其实仔细想想,《亮剑》里楚云飞何尝不也一样,这个李云龙口中的“汉子”,日本指挥官眼里“有点虚荣心,喜欢干些惊天动地的事情,不为立功扬名,只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的国军优秀将领,最后只能落寞地捧一把泥土离开自己拼命保卫的土地跑到台湾。不知道作者都梁取这个名字是否也有这层意味呢?但是,命运也好,历史也罢,都过去了。作为后人,如今看到这么多崇洋媚外甚至不惜无端抹黑祖国没有一点骨头的人,再对比以前这些为了民族危亡而舍生杀敌的血性军人,心酸而已!民族脊梁|《亮剑》这个人对部下,他宁愿冒险,也不愿意随便怀疑
文章插图
这是楚云飞写给李云龙的悼词——……民国三十一年冬,李将军率部与倭敌激战于野狼峪,白刃战中手刃侯寇数百余,日军闻风丧胆。民国三十三年,李将军于晋西北全歼装备精良之日军山本一木特种部队,凭血肉之躯及劣势装备与敌浴血奋战,实乃中国军人之楷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