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 素质堪忧,网约车逃单现象日趋严重,一年被薅2亿元


网约车 素质堪忧,网约车逃单现象日趋严重,一年被薅2亿元
文章图片

网约车 素质堪忧,网约车逃单现象日趋严重,一年被薅2亿元
文章图片

网约车 素质堪忧,网约车逃单现象日趋严重,一年被薅2亿元

网约车行业的不断兴起着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原本每到极端天气就有打车难的问题 , 而网约车却可以足不出户的约车 。 虽然滴滴、高德、滴答出行这些年竞争激烈 , 网约车发展也一度陷入停滞 , 但网约车对于社会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
在行业不断的发展中 , 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 , 比如滴滴的抽成过高 , 某些司机素质较低 , 这些都是平台与司机层面的 , 那么乘客端就没有一点问题吗?这是不可能的 。
在滴滴6月份公开的站内信显示 , 仅在2020年 , 滴滴就向车主垫付车费2.79亿元 , 对于滴滴这家还未盈利的公司来说 ,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 也可以看出滴滴在某些方面做的还是很出色的 , 不然也不会成为行业第一 。
要知道 , 2.79亿只是滴滴一个平台的垫付费用 , 现在市面上的网约车平台有两百多了 , 每年的垫付车费超5亿元 , 算一笔订单10块钱 , 就有5000万名乘客坐车不付钱 , 这能够反映出某些乘客的素质是非常低的 。
现在大部分网约车平台 , 例如滴滴、高德和一喂出行 , 为了保护乘客的隐私都是不显示电话号码的 , 而平台的善意之举却成为了乘客抓住的漏洞 , 就算不付钱平台也只会发短信催促 , 不想付钱的人发一百个短信也没用 。
【网约车|素质堪忧,网约车逃单现象日趋严重,一年被薅2亿元】很多司机经过了多次逃单之后 , 只能够让每位乘客在下车前完成付款 , 不付钱就不开车门 , 态度强硬的背后也透露出了司机的无奈 。 随着逃单现象越来越严重 , 甚至有人在网络上售卖“虚拟手机号” , 用假的手机号完成长途订单 , 完成之后这个手机号就弃之不用 , 而较高的长途车费不用支付了 。 这种方法看似是小聪明 , 实则已经触犯了法律 。 今年5月 , 武汉新洲法院受理了一起相关案件 , 被告人被判了一年四个月 , 千万不要以身试法 。
难道平台就真的拿逃单的用户没有办法了吗?正义能否得到伸张?目前 , 多个网约车平台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 滴滴、高德、滴答出行等平台正在筹划构建“信用联盟” , 将打车未支付与征信相挂钩 , 一个平台不付钱多个平台都会催促 , 最后将其拉入黑名单 , 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
随着网约车制度的不断完善 , 逃单现象即将成为过去式 , 但是这也需要乘客不断提高素质 , 毕竟靠制度来规范行为 , 终究不是长久之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