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 想要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中国还缺少一样4000吨的大家伙( 二 )


中国探月工程历史回顾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中国人总会为自己的科技研究成果取一个意义非凡的名字 。 登月计划当然就要与嫦娥仙子和她的宠物玉兔相关了 , 所以于2013年12月14日这一天 , 中国的第一个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上顺利着陆 , “嫦娥三号”就这样搭载着“月兔号”来到了月球 。 这之后漫长的一天过去 , 在度过一天之后 , 顺利工作的月兔号标志着中国的首次探月计划圆满完成 。


对于这一令人惊喜的成果 , 航天专家叶培建这样说:““嫦娥三号”创造了中国航天落月“第一次”的纪录 。我们能从地球上发出指令 , 把中国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安全地从着陆器上分离 , 并在月球上行走 , 成功突破探测器月夜生存技术;此外 , 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嫦娥三号”科学载荷 , 获取了很多新成果 。 ”
有了嫦娥三号的成功 , 嫦娥四号就计划从月球的背面进行着陆 , 要知道在过去的探月工程中从未有一个国家实现过从月球背后进行着陆 , 所以月球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一直是大家心中的一个谜团 。 嫦娥四号的着陆成功 , 不仅让全世界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样子 , 还发现了月球背面的磁场相较于正面会更加平稳 , 给日后其他国家从背面登陆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材料 。
2020年11月24号这天 , 嫦娥五号顺利地完成了发射任务 , 并且这次它肩负着带回月球土壤矿物样本的重任 , 最终它安全带回了总重量达1731克之多的土壤和矿物样本 。 这次登陆也是我国第一次尝试完成复杂登陆任务 , 并且获得了圆满成功 , 十分令人骄傲!
长征九号研究相关知识以及重大意义在嫦娥五号项目于2015年正式立项之后 , 2017年的未来航空工程发展会议确定 , 研究“重型运载火箭” , 以达到可以运输更多的月球样本和未来载人登月工作实施的需求 。 所以中国在2019年12月27日发射了名为“长征五号”的火箭 , 这一火箭的类型属于运载火箭 , 是我国第一艘大推力无污染液体火箭 , 它的成功发射代表我们国家已经初步掌握了“重型运载火箭”研究和发射的技术 。
这一次火箭发射成功是否代表我们具备载人登月的条件了?
并没有 , 距离完成载人登月的任务 , 我们还差一个4000吨重的更大的运载火箭 。 虽然长征五号重量已经达到了820吨 , 但是还是不足以实现载人登月目标 。
所以 , 研究开发“长征九号”的计划诞生了 , 在发布的模型效果示意图中 , 长征九号整体的长度长达一百多米 , 这个高度相当于一栋层高30层以上的楼房 。 而重量方面就如前文所说可达4000吨 , 注意这里说的是总重量 。 更多时候长征九号被称作是“近地轨道100吨级” , 在进入太空之后驶向月球的承载重量可达到50吨 , 符合载人奔月的需求 。
2020年的3月24日 , 由中国航天研究的重量可达500吨的液态燃油火箭发动机联动试验取得了圆满结果 , 这个结果代表着“重型运载火箭”设计与研发计划具有可行性 , 以及在未来对“长征九号”设想的的实施完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
【月球|想要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中国还缺少一样4000吨的大家伙】长征九号不论是在性能还是技术创新方面 , 都是我国对于重型运载火箭研究的重大突破 , 它强大的推进能力在未来不仅可以将人带上月球 , 也是未来我国进行探查火星计划以及对近地一些小行星的探索计划的关键一环 。
除开前文提到的长征九号研发计划之外 , 针对如何有效和更加迅速完成计划 , 我国的航天院工程师对于原有的长征九号设计图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 称之为“新版长征九号” 。 新版长征九号不论是在性能还是其他方面都比第一版更加完善 。 具体改动有 , 把火箭芯直径从原有的9.6米再增加一米左右 , 可以达到10.5米;而本身的箭体长度也从103米增高到108米 。
不论是新版的长征九号还是旧版的 , 都是在为我国载人登月工程进行积累和沉淀 , 在做好完全的准备之后 , 将正式实施计划 , 也许在二十年之内我们就有望看见我国实现载人登月的成功!
未来中国载人登月计划预备工作长征九号的设计和研发在理论上解决了载人登月的飞行舱重量问题 , 但是国家出于安全的考虑 , 并不会直接在长征九号上面进行登陆实验 , 而是又投入资金研究最新一代的载人火箭 , 这个火箭将会有与之匹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 。 它的安全性能方面会更加的完善 , 对于这项计划的未来发展我们也可以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