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 又到诺奖颁奖,诺贝尔奖120年了,关于诺贝尔的故事却已少有人知( 二 )


诺贝尔在实验室中
诺贝尔和他的父亲再次“白手起家” , 两人从父子关系变成了合作伙伴 。 这有利于激发两位天才蕴藏在体内的创造力 。 他们合伙在庄园中进行炸药实验 , 以期解决困扰工人们很久的安全问题 。 因为诺贝尔的亲人曾在爆炸中遇难 , 父子二人遂将解决这个难题作为一种执念来追求 。
1863年 , 诺贝尔发明了一种操作便捷的“雷管炸药” 。 他改进了传统炸药极易因碰撞和摩擦发生点火反应的弊端 , 将引线和黑火药单独放在雷管的“插头”位上 。 这种插头在不使用时不接触硝化物 , 而在准备引爆时 , 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插头插入管内 , 其中的致爆成分会在不久发生反应 。 这样一来 , 在矿山开采或道路修筑的过程中 , 工人们再也不会遇到严重的爆炸事故了 。
随时面临生命危险的煤矿工人们
但是 , 由于硝化物天生活跃 , 对配比要求很高 。 若将其烈性减小 , 很可能起不到爆炸所需要的效果;但若将其效果增强 , 同样会带来不可知的后果 。 同时 , 硝化甘油的不稳定性还容易在储藏和运输的时候发生风险 。 事实上 , 诺贝尔的硝化甘油工厂曾于1864年发生过爆炸 , 他的弟弟和一些工人就曾殒命于此 。
瑞典政府为保证市民的生命安全 , 曾严令禁止诺贝尔等人在工厂中继续研制炸药 。 但诺贝尔并没有选择放弃 , 他将实验室转设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轮船上 , 这才躲过了行政署的监察 。 在一次实验中 , 诺贝尔将一个装有硝化甘油的小瓶碰碎了 , 流出的液体被摆放在一旁用来“缓震”的硅土吸收 。
瑞典仍然保留的“诺贝尔实验室”
倾泻的硝化物在沾上硅土后并未发生烈变!这使诺贝尔震惊不已 , 他意外地发现了硅土与硝化甘油的混合物性质更加稳定的特性 , 最终解决了炸药生产和搬运中的安全问题 。
从此以后 , 诺贝尔在欧洲一举成名 。 他为这种新产品命名为甘油炸药 , 并在英、美等国先后申请了专利 。 这类炸药以其烈性强、稳定可控和操作方便闻名于世 。 正巧19世纪末欧美等国正忙于国内的工业化进程 , 他的炸药被各国竞相购置 , 用于隧道引爆、开辟公路、修建桥梁和疏浚运河等活动 , 诺贝尔遂成为时人心中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
“诺氏炸药”在拆除废旧建筑中的作用
文史君说
1895年 , 诺贝尔在巴黎因心绞痛去世 。 人类从此痛失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 但他的科学精神将成为一种文化遗产 , 永远光照后世 。 当他的遗嘱正式公之于世时 , 给他的朋友和家人都带来了震惊 , 诺贝尔承诺将其遗产存放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 , 这笔资金将被用来资助热爱科学研究的后人 。 这就是诺贝尔奖的来历 。
诺贝尔奖颁奖仪式
参考文献
索赫曼:《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一生》 , 花城出版社 , 1997年 。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太空|又到诺奖颁奖,诺贝尔奖120年了,关于诺贝尔的故事却已少有人知】本文所用图片 , 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 , 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 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