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喜欢比喻说 , 宇宙早期时 , 物质与光不断作用 , 是模糊不透光的 。 但从光子去耦纪元起 , 宇宙就变成透明的了 , 意思是背景辐射 , 即使遇到物质也没有感觉了 , 等于完全隔离 , 辐射不再被改变 。 那么背景辐射上面的痕迹 , 或说记忆住的温度差 , 就是去耦纪元时 , 物质在最后一次见面时所留下来的 。 这有点像外遇小说 , 诺贝尔奖得主皮博斯则把它比喻为化石 , 但我更喜欢说这张温度的分布图像是宇宙最早的一张照片 , 记录了137亿年前、宇宙刚诞生38万年时 , 物质的面貌 , 精确一点说 , 记录下的就是那一刻宇宙中物质分布的不均匀 , 后来就演化成今日的星系与星体 。
这就是我们最后一个观测 , 而就如同我们可以由老照片发掘过去的故事 , 这个图像几乎使我们对宇宙的过去以及演化细节 , 可以追究得一清二楚 。 包括刚刚一再出现的宇宙年纪 , 现在已可以测量 , 精确到约千分之一 。 宇宙的曲度 , 物质与辐射的比例 , 星系等结构如何形成 , 这一些原来只能玄想的问题 , 现在都有定量、而且前后一致的结论 。 这就称为宇宙论的标准模型 。
当然标准模型也不是对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 , 背景辐射的图像其实预测宇宙的总能量与质量中 , 有26%的黑暗物质、70%的黑暗能量 , 这两个成分科学家都还完全不清楚它们究竟是什么 。 所以我们所了解的部分 , 只占宇宙总量的4% 。 所以台大梁次震宇宙学中心的陈丕燊主任是这样说的:这场宇宙学的考试 , 科学家的得分只有四分 , 显然是不及格的 。 但也显示我们还处在科学发展的西部开垦时代 , 前方还有广阔的知识土地 , 等待我们去探索 。
写到这里 , 我不禁想到庄子〈逍遥游〉的结尾 , 惠子嘲笑庄子的言论 , 好谈论大 , 就像路边臃肿扭曲、毫无用处的大树 。 宇宙论有什么用?的确没有 , 大概也就是乘天地之正 , 御六气之变 , 如此而已 。 不像上个月介绍的
【爱因斯坦|庄子与爱因斯坦的渊源:浅谈宇宙论】而庄子对惠子的回答是这样的:今有大树 , 患其无用 ,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 , 广漠之野 , 彷徨乎无为其侧 , 逍遥乎寝卧其下 , 无所可用 , 安所困苦哉 。
推荐阅读
- 揭秘陶乐德事件:男子在拘留室离奇消失,难道平行时空真的存在?
- 青藏高原将停止增高,后果不可承受,我们却未感到危机
- 寻求气候变化的确定性:要多少才足够?
- 少见!今年十五的月亮,不是十六圆
- 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寻找难以捉摸的基本粒子
- 地球果真出了大问题?火山爆发后出现神秘现象,科学家紧急发声
- 简述相对论发展史:从伽利略到引力波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15000年前海底金字塔被发现,科学家推测:中华文明前身是MU文明
- 人的气运竟然真的存在?科学家竟然已经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