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 天地“一盘棋”中国“星网”蓄势待发( 五 )


首先 , 从需求角度来看 , 如今中国地面4G网络覆盖率远超美国 , 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已超98% , 5G技术领跑全球;而美国国内的通信基站数量不及中国的1/20 , 北美大部分地区地广人稀 , 还有大量城市以外的地区未实现移动宽带网络覆盖 。 地缘战略方面 , 虽然中国近年来海外利益不断增长 , 但远不如美国巨大 , 建设能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络需求并不如美国迫切 。
其次 , 从带动经济生产的角度来讲 , 由于卫星互联网技术尚存缺陷 , 短期内只能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存在 。 例如 , 卫星互联网在对大型城市密集用户提供服务方面承载能力弱 , 或者在楼宇、树林等遮挡物比较多的区域容易出现信号丢失 , 不如光纤、5G等地面网络对当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场景的助力作用更为直接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卫星互联网的建设固然战略意义重大 , 但对于当前中国来说更宜稳步推进 , 首先打破关键技术和建设成本的制约瓶颈 , 避免盲目和低效率的投入 。
低轨通信星座建设周期长、投入巨大 , 成本是其中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 。 参考铱星计划的前车之鉴 , 如果空间互联网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无法与地面网络相提并论 , 则卫星星座的商业价值将大打折扣 。 同时 , 如果用户使用成本远高于Starlink等商业星座 , 中国星座也难以具备国际竞争力 。
当前国内从事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的商业航天企业 , 虽然在部分技术上已经取得突破 , 但是从产品成熟度和生产能力来看都还与SpaceX有相当差距 , 实现像Starlink那样低成本、大规模的小卫星组网 , 仍然需要走过较长的一段时间 。
在天地“一盘棋”的统筹规划下 , 中国低轨通信星座要早日实现规模化部署 , 还需要加快推动产业链整体创新 , 革新研制生产和采购方式 , 并结合国内地面基站数量的优势 , 探索论证更高效率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方案 , 以实现整个体系的降本增效 。
仰望星空的底气 , 源自于我们向天突围的魄力 , 更离不开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 。 我们期待苍穹之上能早日闪耀中国星座的光芒 , 更期待这些来自太空的技术红利 , 能早日成为造福人类 , 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源动力 。
参考文献:
[1
中国航天报 , 共和国航天往事 , 2020
[2
Via Satellite杂志 , 格里格·维勒2018年终专访 , 2018
[3
原晋谦\\李之宇\\叶勉《美国天军卫星通信发展愿景》分析 , 2020
[4
蔡亚梅\\汪立萍\\陈利玲 , 美国新型“分身术”卫星计划及其关键技术 , 2009
[5
科技日报 , 俄将投巨资建“球体”卫星系统 , 2020
[6
环球网 , NSR预测:全球只有18%的星座能走到发射阶段 , 2020
编辑丨叶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