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圈因为迷雾剧场吵翻了( 三 )


一旦感染不了观众 , 整个就假了虚了 。 除了选角和表演是关键 , 对故事的深度、细化程度要求特别高 。 我到现在 , 看到白宇还能因为想到江阳 , 很有想哭的冲动 。
一个前途无量的检察官 , 为了给萍水相逢的同学翻案 , 几乎以自毁的方式奉献了一生 。 英雄的纯洁、高尚、美好却宿命般的悲壮 , 在江阳身上展现得刻骨而动情 。
以猎奇打头 , 用感人收官 , 去年追迷雾剧场 , 情绪全程被打开 , 被释放 。 甚至在认知上被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啊国产悬疑剧 , 也可以做到不止于悬疑剧 。
到今年 , 《八角亭谜雾》延续了在悬疑的底色上描情 , 用案件推进人物生活的锋利气质 。 叫人一看就是知道 , 嗯 , 是迷雾剧场亲生的 。 比如前面提的 , 视角选取的“毒”和情感表达的敢 , 这很迷雾剧场 。
更直观的 , 还是它的画面和镜头 。 你应该熟悉迷雾剧场的画面调调 , 高级的 , 电影感的 。 那么《八角亭谜雾》怎么也能排进这个部分的前三 。
毕竟是著名电影人王小帅、花箐做导演 , 陆一帆担当摄影的组合 , 他们来 , 大概就是冲着拍超长版电影来的 。 首先取景就很绝 , 扎根绍兴拍了快三个月 。 选江南水乡拍悬疑 , 这怕是头一遭 。
真的就是敢 。 在剧出来前 , 谁能想到呢 , 文气、祥和的江南小城能和悬案严丝密合 。 一大元素在水 。 总是下雨的天气 , 湿漉漉的街面 , 发生在河里的案子 。
氤氲、潮湿、烟雾蒙蒙 , 让某种难语的隐秘 , 如蛇滋溜一下滑过 , 冰凉又心惊 。 再与拱桥、老屋、深巷、石子路搅拌在一起 , 暧昧氛围令人毛孔全张 。
还有作为戏眼的八角亭 。 亭子的古韵却暴露在一个现代时空里 , 那种反差与冲突似乎自成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 也喜欢花导的说法 , “那是欲说还休的地儿 。 “
会选景 , 还得会拍 。 迷雾剧场里 , 叫我终身难忘的一个镜头 , 是张东升老婆吃下调包的药不知道 , 在游泳 。 广阔而蓝得心慌的海面上 , 一个即将死去的女人在游泳 。
《八角亭谜雾》厉害的镜头好多 。 比如全剧第一个镜头 , 墨绿色树林里 , 穿红白校服的女孩在奔跑 。 画面虚化 , 晃动 , 晃得那抹红带着绝望的美 。 瞬间拉满悬疑感 。
比如这场时空切换 。 玄珠回到小时候的房间 , 镜头贴着她的视线推出去 , 再摇回来 , 房间变回多年前的样子 。 玄珍还在 , 生活还美 。
还有几次天空的特写也很有记忆点 。 朱胜辉案发生后 , 八角亭上空是张牙舞爪的猩红 。
玄珠回家 , 她与玄珍一些不太愉快的回忆被勾起 。 天空乌云密布 。
警察摸索出了一些眉目 , 锁定两件案子很可能是同一个人犯案 。 天空挂出一轮朝霞 , 迷雾开始散去 。
天空变化暗合着案情走向 。 这种饱满、深刻的镜头语言 , 贯穿《八角亭谜雾》也贯穿迷雾剧场 , 是迷雾剧场已经风格化的一种标致 , 是它极有辨识度的脸 。
好看的皮囊要有 , 有趣的灵魂更不能缺 。 灵魂撑起了迷雾剧场的厂牌 。 也就是以悬疑做壳 , 里面装载的 , 终究是人 。 心思缜密的小孩、以身饲虎的英雄、支离破碎的玄家等等 , 都是悬疑外壳下的人 。
迷雾剧场 , 到底讲的还是人的生活及其发生着的一切 。 讲每个个体与命案相关 , 但所有个体又一起构成了生活本身 。 小孩成长是生活 , 英雄牺牲是生活 。
玄家六口人 , 婚恋、生育、念书、生老病死全是生活 。 命案与生活 , 与人 , 与情交融 , 相互辉映 。 这种新现实主义悬疑 , 或许 , 就是迷雾剧场长出了锋利气质的原因所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