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图中来看 , 这个弯道的半径大约在100米左右 , 限速可能在60-80千米/小时左右 , 不过在进弯以前 , 是一条长数千米的直道加上幅度很小的转弯 , 按环线速度80~100千米限速算 , 进这个弯道以前有很长的加速路段 。
因此进弯速度过快 , 弯道中间刹车 , 可能是这次两车侧滑飞出车道的主要原因 , 如果夜间视线不好 , 没有使用导航 , 路况不熟 , 或者夜间驾车经验不足的话 , 速度过快还可能直接飞出车道 。
第一辆红色车是在23日冲出车道 , 车上是夫妻两人 , 从事故情况来看 , 可能是新手司机或者女司机 , 第二辆白色车是24日上午冲出车道 , 是女司机 , 估计也可能是经验不足 。
因此正确的驾驶方式并不是在进弯后刹车 , 此时刹车全凭车辆的防侧滑以及车速不高保证安全 , 而是要在进弯前将车速降到限速以下 , 车道标的限速40 , 那么40千米/小时的车速一定可以安全通过 。 在快出弯时提速 , 将车速提到正常车速 , 防止车速过慢 , 进弯的车躲避不及撞上你 。
过弯车速过快什么样的安全措施能在如此撞击下保命?此处的高架桥下方是京昆高速下方的坡地 , 落差比较大 , 目测有几十米 , 从如此高度坠落 , 一定是凶多吉少 , 而且还带了部分车速 , 但撞击角度不一样 , 命运可能完全两样 。
车上有哪些保命的安全措施呢?
安全带、安全气囊与侧气囊、发动机下沉技术以及车体抗变形能力都是保命措施 , 但在不同的撞击角度下保护力度是不一样的 。
最弱模式撞击
车顶倒扣着掉下去 , 这个情况可能是最惨烈的 , 因为所有安全措施都不会起作用 , 只有A、B、C柱抗变形以及车顶棚抗变形能力 , 十几米高的高架桥 , 这车就像纸糊一样 , 毫无安全性可言 。
倒扣的车徐州市泉山区二环北路副行长的汽车坠桥时就是倒扣着下去的 , 造成了三死一伤的惨烈事故 , 这种情况依靠的是车体抗变形能力 , 但大部分车最薄弱的地方就是顶棚 。
正面撞击是最强的
有几种保护模式会接连启动 , 第一是发动机下沉 , 防止顶入乘员舱 , 第二个保护措施是安全带预收紧 , 将人仅仅固定在座椅上 , 第三个保护措施是前气囊打开 , 给撞击最后缓冲 , 如果直插着下去 , 生还率还是比较高的 。
侧面撞击 , 看车辆配置
【为何不刹车?四川广元西二环高架同位置连坠两车!刹车可能更危险】倒扣和正面撞击概率都不高 , 撞破护栏侧面撞击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 触地后还可能会翻滚 , 撞击护栏时候 , 安全带预收紧、正面气囊应该已经打开 , 但有的车有侧气囊 , 有的车则没有侧气囊 , 这个就很难说了 。
如果没有侧气囊 , 这么高的地方下坠 , 头部撞击致死率很高 , 如果有侧气囊和侧气帘那么还有一线希望 , 因此各位买车时千万别贪了一时便宜买了只有安全带的车 , 最好是正面气囊 , 膝部保护气囊 , 侧气囊 , 侧气帘等统统配齐 。
从公开的画面中红色车毁损情况来看 , 车顶已经掀开 , 前右车门打开(可能救援打开) , 前档已经破开(可能是救援破拆) , 车后玻璃破损 , 后备箱打开 , 撞击面应该在车辆左侧 , 毁损情况比较严重 。
白色车后备箱变形 , 车后玻璃毁损 , 前档看不清 , 左侧车门消失(可能是救援破拆) , 左后轮掉在一旁 , 车体变形严重 , 人员受重伤 , 实属万幸 。
两辆车前后两天冲出护栏坠桥 , 并不表示桥梁设计有问题 , 主要还是一个安全驾驶习惯 , 进弯车速过高是极其危险的一种行为 , 不熟悉路况或者新手司机都可能犯这个错 , 或者疲劳驾驶 , 或者夜间时间不好也有可能 。
当然一切都以官方调查结果为准 , 但在这之前我们并非只能观望 , 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是保命的关键 , 这比车辆的安全系统更能保护你的安全 , 出入平安 , 希望每一位司机都能安全回家 。
推荐阅读
- 理想ONE雨夜惊魂,遭遇七车连环追尾!官方回应来了
- 论一辆重卡的自我修养
- 奇瑞瑞虎8追尾大货车,机舱全毁,网友:这A柱强悍的让人侧目
- 小鹏P7自动泊车出事故,官方解释难以服众
- 开辅助驾驶后急刹被追尾,数据分析有效性
- 一期投资100亿,比亚迪第17大动力电池基地来了!
- 9W多买的SUV,误打误撞成为“冠军车型”
- 突发!厦门一辆威马EX5被爆“自燃”,整车趋于报废!
- 多年后,阿星和田姬生了个儿子,高茜生了一对龙凤胎,却不像奋豆
- 吉利极氪又“翻车”!车主爆料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