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海吹响“去中介化”号角,中介会全面消失吗?官方发声了



杭州、上海吹响“去中介化”号角,中介会全面消失吗?官方发声了

文章图片

杭州、上海吹响“去中介化”号角,中介会全面消失吗?官方发声了

文章图片

杭州、上海吹响“去中介化”号角,中介会全面消失吗?官方发声了

文章图片

杭州、上海吹响“去中介化”号角,中介会全面消失吗?官方发声了

文章图片

杭州、上海吹响“去中介化”号角,中介会全面消失吗?官方发声了


种种信号显示 , 当前的楼市正处于“下行期” 。 首先 ,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三个月70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来看 , 当前时期更多的城市新二手房价格都以“下降”为主旋律 。 尤其是9月份 , 二手房价格下跌的城市占比高达75%;
其次 , 从第二轮集中供地的结果来看 , 房价的根基地价降温了——资料显示 , 今年6-8月 , 全国涉宅用地流拍了612宗 。 如此大规模的土地流拍率 , 实属罕见 , 在专家看来 , 这传递了两个重要信号 , 一是开发商现在普遍缺钱 , 拿地预期下降 , 二是土地市场有明显的降温趋势;
再者 , 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 , 叠加调控政策效果滞后 , 专家认为到明年上半年 , 房价都处在“降温周期” 。 央行发布的四季度居民房价预期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 , 认为四季度房价会上涨的居民占比仅19.9% , 创下了过去十年的最低纪录 。
另外 , 还有一个重要信息不得不提 , 那就是 , 历史首次地产大佬集体跌落富豪榜 。 10月27日 , 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度《胡润百富榜》 , 通过该榜单不难看出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受的压力和烦恼——房地产行业第一次没有一位企业家进入前十 , 占据“头部”的地产富豪也进一步减少:2019年 , 榜单前50中 , 来自房地产行业的有11名 , 2020年降至9名 , 今年仅为8名 。 专家分析认为 , 伴随着房地产的回归理性 , 地产造富时代 , 正在悄然落幕 。
楼市“下行期”受影响最大的是谁?有人说是炒房投资客 , 有人说是地产开发商 。 在我们看来 , 还有一个群体所受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投资客和开发商 , 这就是房产中介行业 。 楼市下行期 , 行业低温以风卷残云之势 , 横扫了整个中介群体 。 援引第一财经的报道 , 近期 , 多家房产中介品牌陷入闭店、裁员风波 , 头部选手贝壳也未能幸免 。
事实上 , 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 , 各地就掀起了一股“房产中介倒闭潮” , 其中最先开启的城市是深圳 。 众所周知 , 受调控政策收紧影响 , 4月份以来 , 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就连续6个月暴跌 。 据深圳市住建局统计 , 今年9月份深圳二手房仅成交1765套 , 同比去年同期的8820套 , 跌幅超过了八成 。 二手房成交量锐减 , 意味着将有一大批中介店员没有业绩 , 他们只能拿地很少的基本工资 , 这显然无法支撑很多中介业务人员和门店继续存活下去 , 关店、离职就成了常态 。 在此背景下 , 深圳房产中介关店潮开始加剧 。 根据深圳房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 , 截至今年9月30日 , 深圳全市中介门店关门数量高达642家 , 有效实名登记房产中介人员约4.1万人 , 较今年峰值减少6000余人 , 同比去年同期减少14.2% 。
此外 , 受二手房成交量锐减的影响 , 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厦门等城市 , 也相继出现了中介“倒闭潮” 。 原因和深圳基本相同 , 拿北京和上海来说 , 9月份 , 北京二手房成交面积跌幅近30% , 上海跌幅更是高达近63% 。 这种背景下 , “没业绩”的中介 , 自然很难存活 , 被淘汰出局也是正常现象 。
如果仅仅是楼市“下行期”这一个因素 , 导致的中介闭店、裁员 , 这无可厚非 , 因为不管是任何行业 , 都存在竞争 , 强者生存 , 弱者被淘汰 。
我们今天想要说的两个城市当下所做的有关房产中介的事情 , 才是房产中介这个行业真正面临的巨大“危机”——杭州、上海吹响“去中介化”号角 。 今年8月19日 ,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发布消息 , 杭州市二手房交易监管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 。 也就是说 , 通过该平台 , 房东和个人完全可以实现直接交易 , 这就绕过了房产中介这个环节 。 杭州此举 , 相当于推出了一个“官方二手房交易平台” , 是有意给房屋出售者打造一个零中介费、信息保密的“官方平台”;10月26日 , 为了方便群众存量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 , 上海房地产交易中心开通了二手房自助交易“网上签订合同”的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