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凌晨一点多 , 天花板上“哐当”一声 。 傅岳从睡梦中被惊醒 , 他心跳加速 , 脑袋里嗡嗡作响 , 几乎没犹豫 , 便起身冲进厨房 , 抄起菜刀 , 出了家门 。
他打算跟楼上邻居“拼了” 。
冲出家门后 , 傅岳在楼道盘算了会儿 , 怎么上楼是个问题——“是坐电梯上去?还是走没监控的楼梯?”思考的空当让他逐渐冷静下来 , 他放弃了 。
这是遭遇邻里噪音几个月以来 , 傅岳最冲动的一次行为 。 傅岳35岁 , 在江苏苏州做外贸业务 , 自认为性格还算温和 , 深谙待人处事之道 , 几乎没与他人起过冲突 。 直到2018年 , 原本住在他家楼上的一对老人搬去与子女同住 , 房子被转卖 , 搬来了由两个老人、两个小孩和一对中年夫妻组成的六口之家 , 傅岳长达六年的安静被打破 。
来自楼上洗衣做饭、小孩蹦跳尖叫、打扫卫生的声音从早持续到晚 , 傅岳开始变得敏感暴躁 。 忍无可忍时 , 他站在床上 , 抡起胳膊向着天花板一通猛砸 , 手指关节处受伤流了血 , 却也没能砸出多大声音 。 他试着在家戴耳塞、播音乐 , 都没法改善情况 , 只好上楼敲开邻居的门 , 对方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会吵到他 , 又找了物业上门沟通 , 也无果 。
经过接近两年的反复斗争、沟通 , 以及自我调节 , 傅岳最终走出了噪音阴霾 。 这场“噪音之战”里 , 他为了减噪、治失眠、脱敏 , 查阅了无数资料 , 试尽各种办法 , 为了与同样受噪音困扰的人分享经验并抱团取暖 , 他在2019创立了“邻里噪音联盟” , 在百度帖吧、知乎、微博等各平台与其他“受害者”交流 , 分享抗噪方法 。
在这个过程中 , 傅岳发现 , 邻里噪音“受害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用半年时间做的调查问卷 , 收到了近4000人回馈;他建立的五六个微信群中 , 群里的人来来去去 , 但每个群总维持在四五百人的数量 。 对噪音制造者的诅咒、谩骂 , 以及相互开解 , 成了群友们凌晨失眠时的议题 。
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2020年统计数据 , 邻里噪音投诉量正逐年上升 , 占业主投诉比例已超40% , 其中来自楼上的噪音占比最高 , 占噪音投诉量的80%以上 。
根据2008年《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住宅区噪声标准是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 , 夜间不能超45分贝(别墅区标准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 傅岳和群友用分贝仪在家测了来自邻居的响动 , 从平均数据来看 , 脚步声通常40-50分贝;连续跑跳可以达到50-60分贝;一个25公斤的孩子从沙发跳至地面产生的噪音能达到60分贝;在隔音较差的房屋中 , 拖拉桌椅的瞬时噪音高达70分贝 。
受到邻里噪音困扰的人们 , 有的用音箱播放电锯声、敲门声 , 或者购买震楼器 , 以同样的方式反击噪音制造者;有的卖掉房子 , 搬离奋斗了多年的城市;也有人因为冲动施暴 , 锒铛入狱 。 但更多的人因此失眠、抑郁 , 陷入无望 。
来自楼上的响动
26岁的刘浩是傅岳建的群里最早的“受害者”之一 。
他生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 , 2019年春天 , 父母为他购入了市里的一套房子 , 打算用作将来的婚房 。
刘浩做自媒体工作 , 每个月挣一万多 , 住进自己的房子后 , 一个人自由自在 , 即使加班到凌晨 , 也觉得生活很有奔头 , 外面打雷下雨都能睡得安稳 。
平静的日子过了不到半年 , 就被楼上搬来的新邻居打破了 。
首先传来的是装修声 , 尖锐刺耳的电钻声会突然穿透墙壁 ,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一天不停 。 为了尽快入住 , 施工声有时能持续到深夜十一点 。 刘浩内向 , 也理解“谁家都要装修 , 装修的时候都吵 , 也总有结束的一天” , 便忍了下来 , 从未上楼交涉 。 三个月后 , 施工总算结束了 。
楼上的新邻居紧接着搬了进来 。
【噪音之战:抄起菜刀,走出家门,他打算跟楼上邻居“拼了”】这是一对中年夫妻和他们的女儿、一位老人 , 还有一只泰迪犬 。 他们在建材城做卫浴器材生意 , 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 , 刘浩告诉液态青年 , 从早上六点到凌晨三点 , 楼上都在持续不断地发出各种噪音 。
推荐阅读
- 常德一男子诈骗8万元购车首付款,回乡过年时被民警抓获
- 2015年,江苏妇女为还赌债,伙同19岁女儿骗婚30多次,涉案110万
- 老大是女儿,老二放心生,然而真相扎心了……
- 被罚238万!这家巨头栽了
- 绑架李诚,硬刚警察,浑身缠满炸弹收赎金,20世纪最后一个悍匪
- 榆林GDP突破5000亿元,人均突破2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 我的世界:像素游戏很无聊?这几个物品放对地方,乐趣立马翻倍!
- 年年如此?广州花市老板这样疯狂打砸年花行为,真是疯狂……
- 湖南男子买私彩被骗1万后,如法炮制诈骗80个亿,家中现金堆成山
- 新疆多名男子开赌场15个月,获利1200余万,被判刑不服多次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