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举债20万,我全职备孕:五千万不孕不育患者重金难求子( 四 )


同一天移植胚胎的8名准妈妈中 , 只有徐杏子住在省会城市 , 其余7人均来自本省下属县市 , 甚至偏远乡镇 。
从前期检查到胚胎移植 , 患者至少要去医院20-30次 , 如此频繁的奔波带来了高昂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 让许多不孕不育家庭望而却步 。
随着三胎新政放开 , 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夫妻 , 期望辅助生殖技术能够早日纳入医保——如今他们已经看到了希望 。
今年5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及 , 要建设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 , 规范不孕不育诊治服务 。
今年9月15日 , 《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号建议的答复》又公布了“关于’不孕不育症’辅助治疗纳入国家医保提高人口增长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
上述文件声称 , 医保部门考虑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支付范围 , 并逐步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 , 按照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看到新闻的徐杏子 , 第一时间就把消息分享到了试管婴儿微信群 , 常年身心疲惫的微信群友们 , 第一次由衷地在群里欢呼了起来 。 (文中采访对象皆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