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方面是减少碳的排放 , 植物通常情况下 , 在温暖的温度和富含碳的空气中 , 会生长得更好 。 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 , 冻土区的植被覆盖率会升高 , 继而会从空气中吸收更多的碳 , 植物死亡时 , 会将一部分的碳埋藏和沉积到土壤中 。
至于永久冻土消融对气候的影响到底怎么样 , 关键就是知道上述两个机制过程 , 谁会占据上风 。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 , 难度真的不小 。
后续研究还需要在什么地方发力?
在过去的近20年时间里 , 有研究机构为了专门研究上面的不确定性问题 , 在位于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德纳利国家公园 , 进行了长期持续性的研究 , 来监测这里的土壤和空间之间进行二氧化碳交换的情况 , 以便确定是哪个机制最后成为胜利者 。
今年春季 , 研究团队得出初步结论 , 土壤的微生物正在取得压倒性胜利 , 也就是说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二氧化碳 , 很难超过区域永久冻土中碳的释放量 , 这一结果表明这个区域的永久冻土 , 在解冻过程中成为二氧化碳的净来源 。
如果要更精确好研究本世纪以及更长时间以后 , 由永久冻土所释放的碳量 , 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 一个可能有效的方案 , 就是利用地球上空的卫星 , 从高空处大范围监测北极永久冻土的变化情况 , 然后通过模型和相关参数的监测数据 , 来推导出因冻土融化所释放出来的净碳量 , 这样要比在地面上布设许多监测点位 , 要高效、准确得多 。
推荐阅读
- 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海滨灰雀和大海雀,是怎么灭绝的?
- 研究表明:比海平面上升更可怕的是,未来海平面可能下降100米!
- 一流的组织,都掌握了这个生态密码
- 灵魂真实存在吗?科学家描绘出死后的世界
- 平行宇宙存在吗?消失多年的潘博文去哪了?为何说他从未出现过?
- 纳米技术已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确立,它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
- 古新世-始新世小球化学和碳同位素偏移开始的碳源
- 地球的姐妹星球——“地狱之星”
- 第一个抵达北极点的他 为了名利把北极土著人送到了博物馆
- 用于低混合电流驱动发射装置的激光粉末床融合增材制造的GRCop-84结构的分辨率和几何限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