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个孩子排着队,笑着走向死亡。( 三 )


她就下定决心要建立一家儿童的临终关怀病房 , 在实体病房还没有建立以前 , 她就和几位护士开始提供随访服务 , 对象是一名9岁的山东白血病男孩 , 他们每周坚持2次电话随访 , 教导如何医疗护理 , 最后在2014年初 , 他们送走了第一位临终关怀的病人 , 他的妈妈在事后讲述了 , 陪伴孩子走过的最后时光:孩子最后静静地躺在爸爸的怀抱里 , 周围都是她所有的亲人 , 他的孩子在爸爸的怀抱里 , 向爸爸妈妈连说了三声谢谢:谢谢爸爸妈妈给了他生命 , 谢谢爸爸妈妈还给他治疗……他自己拔下了氧气管 , 三分钟之后就平静离世了 , 妈妈对周翾说:“孩子临终前没有再遭罪 , 她感到非常欣慰 , 感谢医务人员给了儿子几年的生命……”
2017年10月31日 , 雏菊之家诞生了 , 这是国内第一家 , 也是目前唯一的家庭式儿童临终关怀病房 , 接收肿瘤末期的儿童和家庭 , 截止到今年10月份 , 雏菊之家已经送走了102名患者 , 在这所病房里 , 没有嘈杂、忙碌、哭泣、忙乱的声音 , 只有一片祥和 , 淡绿色的墙、白色的门、小动物和大树的墙贴 , 电视机、洗衣机、冰箱一应俱全 , 好像这里不是面对死亡的地方 , 是一个孩子的游乐园 ,
在这里不仅是孩子们 , 家长们也能更好地面对死亡 , 其实你说孩子们明白死亡吗?他们虽然不明白死亡 , 但也能看出父母眼神中的慌乱 , 那种无知带来的恐惧 , 有个十来岁的女孩跟妈妈说:“妈妈 , 如果我的病治不好了 , 你准备怎么做?你是想快乐的活下去呢 , 还是想跟着我一起走?”后来妈妈说:“你想让我怎么做?”她说:“妈妈 , 我希望你快乐地活下去 。 ”后来 , 这个妈妈来求助周翾 , 周翾跟这个女孩说:“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病可能治不好了?”那个女孩马上就哭了 , 但也很快 , 她平静下来 , 他们就问她:


“你担心的是什么?你是不是很担心疼?”“不怕疼?”“你是不是担心治不好?”“不怕治不好 , 我担心我的爷爷本来血压就高 , 如果我的病治不好 , 他的身体可能会更不好 。 我担心爸爸妈妈会很伤心 。 ”
或许他们懂得比家长们还多 , 反而是家长们在手足无措、在慌乱中失去了和孩子最后相处的时间 , 很多家庭 , 在孩子的死亡面前 , 不是更加团结 , 而是更加支离破碎、争吵不断 ,
一名患了肿瘤之王——神经母细胞的6岁孩子李致远 , 在他的梦里 , 出现的就不是痛苦、死亡 , 反而是父母争吵不断的场面 ,
当时 , 只有妈妈带着孩子住在出租房里 , 孩子常常有各种突发状况 , 妈妈一次又一次的崩溃 , 甚至一度对孩子哭喊:“要不咱俩跳下去吧……”只是孩子一直摇头 ,
后来 , 他们住进了雏菊之家 , 父母都陪着孩子 , 提前帮他过7岁的生日、给他买喜欢的遥控赛车、告诉他要不要捐眼睛给需要的人……医生周翾固定巡访 , 她明确地跟父母说 , 孩子所剩时日不多 ,
他们也会哭 , 哭过了就开始坐下来讨论究竟要不要回老家 , 通过认真的思考 , 让父母和孩子都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遗憾 , 这就是临终关怀所追求的 , 生死两相安 , 不是在慌乱中错失了真正宝贵的相处时光 , 不是在孩子死后才发现自己竟有如此多遗憾 , 而是好好把握时光 , 实现孩子的每一个愿望 , 10天后 , 孩子在父母的怀抱中离开了人间 , 孩子走后 , 他们接受了这一事实 , 然后各自开始进入到了新的生活……
03
中国儿童临终关怀
道阻且长
我们或许听过临终关怀都是在养老院 , 都在年岁已高的老人身上 , 但儿童也急需要临终关怀 , 当一个孩子被诊断出了无法被治愈的疾病时 , 那么就需要一个专业的跨学科的团队 , 来解决他们生理、心理、精神以及精神上的各种各样的痛苦 。 它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和家庭 , 可以更平稳地走向新生 , 如果他们能够被治愈 , 希望他们的生存质量更高;如果他们注意要离开 , 希望那段路走的更加尊严 ,
在我国 , 其实儿童罹患绝症的数量不在少数 , 根据2019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 , 中国每年新增3万~4万名儿童肿瘤患者 , 也就是说平均每1小时 , 就有4名儿童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 而最常见的是白血病和淋巴瘤 , 虽然现在医学能医好80%的白血病儿童 , 但那20%的孩子还是要在痛苦中迈向死亡 ,
由于很多三甲医院里的病床紧张 , 很多在医生看来没有救助希望的孩子 , 面临的就是回家等死的绝境 , 他们被家长抱回家 , 天天在痛苦中等待死亡 , 根本没人知道他们临终前都遭遇了什么 , 而在我国2亿儿童人口的庞大基数面前 , 儿童临终关怀的病房却寥寥无几 , 屈指可数 , 为什么这样的病房无法遍地开花?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不了解?因为临终关怀 , 面对的都是治愈率低 , 死亡率高的孩子 , 并且临终关怀是一个系统、并不是简单的几个人就能够做好 , 这个团队需要心理护理 , 身体护理 , 相关病症的急救医生 , 设备、都需要大量金钱的投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