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港大医学院副教授陈福和:为什么可以第一个分离出Omicron( 二 )



总结接下来的工作:第一是现有疫苗的保护性;第二是Omicron病毒的传播性和致病性;第三个是检测的准确性;最后是抗病毒药 。 我相信是这四个方面 。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秦玥:这四个方面大家都非常关心 。 今天我们刚刚去了特区政府推出“港康码”的记者会 , 社会一直以来都很关心双向通关 , 如果是你刚才所说的防止“走漏”的个案 , 其实现在的检测水平够不够?特别是应付变种病毒的检测 。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 陈福和:我们目前所有这些准确性很高的测试都不只是抽样一个地方 , 通常要有两重或是多重(取样)去肯定我们的诊断是准确的 , 所以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个案应该是可以抓出来的 。 但是不是百分之百?我们的实验室目前也正在进行病毒测试 , (提高测试的准确性)是我们下一步也要研究的 。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秦玥:具体一点说多重取样的话 , 譬如现在现在同时要抽取咽喉和鼻腔合并拭子 , 所以这两个地方的取样够不够呢?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 陈福和:我相信是足够的 , 因为如果是因为新冠病毒的突变以至于让个案“走漏” , 那么未必是因为你采样的样本(不够全面) 。 因为只要你的采样样本拿得好 , 而病毒量够高 , 那么就可以“捉到”个案 。 核酸测试会在什么情况下失效呢?有可能是因为它本身检测的基因片段变了位 , 那就不关样本的事情 , 你再拿多少样本也不会有帮助 。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秦玥:现在南非、欧洲都有很多个案 , 亚洲的中国香港和日本也有 , 如果在你看来Omicron变种病毒的传播性强不强?迟一点亚洲会不会蔓延到很多国家?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 陈福和:这个需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病毒本身 。 刚才我也提到了 , 我们要快点用一些实验模型找到答案 , 到底Omicron的传播力会不会强了很多 。 第二是要看整体的防疫措施 。 各个地方和国家本身政策有所不同 , 如果你不管它 , 不做预防措施的话 , 这个病毒真是会传的很快 。 但是说到这里 , 我们又要知道 , 未必这个Omicron跑出来就一定会变成全球最主要的品种 。 因为你看之前 , 譬如Delta就很“成功” , 它真的成为了一个主流(蔓延的病毒);但是也有一些其他的变种病毒也没有成为主流 。 究竟这个Omicron会不会比Delta还厉害而变成了全球主流 , 这个需要观察 。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秦玥:大家都说第一步分离出Omicron病毒株非常重要 , 那么其实这个分离对于将来的研究有什么比较重要性的意义?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 陈福和:因为你没有病毒 , 你就很难做到一些用活病毒才能做到的实验 。 因为很多实验中最可信的资料都是利用活病毒才能得出一个好的结论 。 譬如刚才我说的那些抗病毒药物 , 或是疫苗的保护力等 , 所以由活病毒的培养到分离出来是成功的第一步 。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秦玥:说到全球很多国家都正在研发不同的疫苗 , 疫苗研发速度能否“追得上”病毒的变种速度?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 陈福和:其实我们知道除了自己的团队 , 全世界很多其他的团队已经在努力观察和研究现有的疫苗抗体(的效果) , 或者已经接受了一剂、两剂、或者三剂的人血清里面的保护力够不够 。 但这个新的Omicron变种病毒有机会让我们已经有的保护力减低 。 但是大家要记得除了中和抗体之外 , 我们还有细胞记忆 , 所以我们希望除了看到中和抗体的反应之外 , 相信我们的保护力也不会完全没有 。

我们以往已经打了新冠疫苗的 , 我们相信仍然有一定的保护力 , 未必完全保护到你不会再被感染 , 但起码可以减轻你发生严重疾病的机会 。 所以说到这里 , 如果还完全没有接种疫苗的 , 市民更加应该把握机会 , 快点去接种 。



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 秦玥:刚才你也说到全世界的很多团队都在埋头苦干研究应对 , 可否透露下港大这个研究团队现在有多少人?以及可否介绍一下港大这个全港唯一的P3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 , 我们知道这次的研究是在P3实验室内完成的 。

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副教授 陈福和:港大微生物学系新发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们国家的重点实验室 。 我们这个生化传染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微生物学系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 依仗这个P3实验室 , 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困难或者很重要的研究 。 面对譬如新冠病毒或者其他一些需要摆在高设防的实验室里面做的实验 。 团队同事还有几十个人一起做这些工作 , 无法逐个列出 , 但有这样一个团队所以我们才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做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