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棘胸蛙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棘胸蛙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浙江、广东、广
棘胸蛙素有“百蛙之王”之美称 , 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日坏县一种高级营养滋补品 , 是一种被人们视为“食之长寿 , 药用化疮”的珍贵野味 。 蛙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葡萄糖、肝糖等各类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 其肉与鸡、猪、牛等的肉相比 , 蛋白质含量高 , 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 , 营养价值可与中华鳖和河鳗相媲美 。 肌肉干物质的17种氨基酸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较高 。 由于其肉质
1.形态特征
棘胸蛙俗称石鸡、岩蛙、棘蛙、石蛤蟆等 。 一般成蛙体长为10 -15cm , 体重为250 -400g 。 成年雌蛙体型小 , 背部有分散的圆疣 , 胸部无棘状棘突 , 腹部细嫩光滑 , 呈白色 , 前肢短小 , 无咽侧身囊孔 。 雄蛙体型较大 , 背部有许多窄长疣 , 胸部有黑色棘突 , 用手摸有粗糙感 , 腹部粗糙 , 呈淡黄色 , 前肢粗壮发达 , 有咽侧身囊孔 。 在同龄棘胸蛙中 , 雄蛙个体往往大于雌蛙个体 , 这与虎纹蛙等蛙类雌蛙个体大于雄蛙个体的情况有所不同 。
2.生态习性
(1)温度条件
温度对棘胸蛙的性腺发育、成熟和胚胎形成发育均有直接的影响 。 每年春暖花开时节 , 水温升到18 - 20℃ , 棘胸蛙开始发情、抱对、产卵、排精等繁殖活动 。 水温降至12℃以下 , 则进入冬眠状态 , 开始穴居、闭目绝食的生活 。 此时 , 呼吸次数减少 , 甚至停止呼吸 , 耗氧量降低 。 棘胸蛙生长发育与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0 - 30℃ , 最适温度为25 - 30℃ 。 棘胸蛙受冻致死的临界温度为0℃ , 在水面结冰的情况下 , 因水中缺氧 , 造成窒息死亡 。 、但若将冰敲碎 , 可能还会成活 。 水温超过35℃ , 棘胸蛙烦躁不安 , 急剧挣扎、蹿游、跳跃 , 蛙体失去平衡 , 不久即死亡 。
蝌蚪耐寒性较强 , 在冰下洁净的水中可安全越冬 。 4℃时开始冬眠 , 5.8℃时冬眠结束 , 9℃时开始摄食 。 蝌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 - 30℃ 。 蝌蚪对高温的忍耐性较差 , 水温达35℃时 , 即出现不安、浮头 , 40℃时即死亡 。
在冬季低温时 , 如将棘胸蛙置于恒温暖房内过冬 , 将有利于棘胸蛙的性腺发育 , 并能正常摄食 , 棘胸蛙的产卵期可比常年提早半个月左右 。
(2)湿度条件
蝌蚪像鱼一样用鳃呼吸 , 离开水就不能生活 , 短时间离开水体也会因此致死 。 幼蛙、成蛙多在水中或高湿度的岸边生活 。 幼蛙在干燥的空气中日晒30min即致死 。 置于干燥空气中待20h也会干死 。 成蛙对干旱的忍耐力比幼蛙稍强些 , 但在50℃的干燥空气中超过3h也会很快致死 。
(3)光照条件
光照对棘胸蛙的热能代谢、行为和生活周期都有一定的影响 。 棘胸蛙喜栖于温度、潮湿、食物较丰富的向阳生态环境 , 有利于生长发育与繁殖 。 光照季节性变化影响性腺的活动 。 昼夜光照的变化同样影响棘胸蛙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 每天凌晨时分至上午是促性腺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 因此 , 在繁殖季节 , 常可见到棘胸蛙在黎明时开始抱对、产卵等活动 , 这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日循环变化有关 。
推荐阅读
- 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第一个生命依赖于一种致命的有毒气体
- ?分析生物样品中糖的碳同位素组成
- 河马50厘米长的犬齿不外露,剑齿虎的牙齿复原有没有可能搞错了呢?
- 研究人员用人工智能设计全新的蛋白质结构
- ?关于陨石中的氨基酸的介绍
- 细胞基因也有“两面性”!早期合成关键蛋白质,后期却会引发疾病
- 如果真的有龙,那它是如何飞起来的?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出来了结果
- 真的有一个平行的空间吗?梦也许是一种感觉到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 好消息!乳腺癌新药Enhertu(DS-8201)获FDA优先审查:疗效击败T-DM1
- Nature:衰老的根源在核糖体?衰老加剧核糖体暂停,破坏蛋白质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