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文章图片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文章图片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文章图片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文章图片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文章图片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文章图片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文章图片



“反向进化”吃掉自己大脑,想变植物却成食物的动物,不走寻常路


文章图片


地球上有许多生物 , 它们的生长过程和习性都各有不同 , 其中不乏有许多“奇葩” 。 比如动物界最懒的生物洞螈 , 它可以做到7、8年不移动不吃东西 。 或者说最近经常被挂出来的“海洋害虫”藤壶 , 它和洞螈一样懒 , 不愿意游来游去捕食 , 因此爱好搭顺风车的它常常牢牢吸附在鲸鱼、海龟的身上 , 看得人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 这大概就是物种多样性的神奇之处吧 。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个奇葩动物 , 它常常依附在海底的礁石上面 , 像摇曳的水草 , 因此不认识的人以为它是海底的植物 。 殊不知 , 它为了能从动物变成植物 , 竟然吃掉了自己的脑子 , 并且最终也没有完全变为“植物” , 只是看起来像罢了 。 据说 , 它自愿这样进化 , 是为了躲避鱼类的捕食 , 确实在这样的形态下 , 鱼类对它已经不感兴趣了 。
但它万万没想到 , 这样的形态反而让人类对它充满了兴趣 , 甚至最终将它端上了餐桌 , 使其成为美味的食物 。 这大概就是躲得过初一 , 躲不过十五吧 。

那么 , 这种甘愿吃掉自己脑子失去智商的神奇生物 , 到底是什么呢?它这种进化是正常的吗?
动物和植物
自然界当中的常见的生物 , 大多是动物和植物 , 虽然一般情况下 , 我们都能够分得清它们 , 但是要问具体的区别在哪里 , 却说不出所以然 。 那么在探索海鞘到底是怎么完成动物向植物形态的进化和进化失败的原因之前 , 我们先来看看动物和植物究竟有什么区别 。
首先就是 , 形态结构的不同 。 这方面向小方面来说 , 动植物的细胞构成就有明显不同 , 比如植物的细胞结构当中有细胞壁的存在 , 动物细胞中则没有 。 此外 , 植物细胞中还有负责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 动物细胞中却没有 。 植物生长进化之后分化成根、茎、叶 , 动物则分化成手、足和内部器官心、肝、肺等等 。

其次 , 动物基本上都有自由行动的能力 , 能移动多远暂且不论 , 毕竟差异还是很大的 , 但是起码是具备这一能力的 。 植物则没有自主移动的能力 , 往往是在哪里扎根就在哪里度过一生 , 当然人们通过人为力量移动它们并不算数 。
最后就是 , 代谢方式和应激的灵敏度不同 。 植物可以利用体内的叶绿素 , 将环境中的无机物转换为有机物吸收 , 自力更生的能力极强 。 动物就不行了 , 体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能量转化 , 故只能食用现成的有机物 。 至于灵敏度 , 除开含羞草等这类特殊的植物 , 一般来说动物的反应灵敏度都远超植物 , 强大的神经系统使它们能够快速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做出反应 。

就像人们常常会逗猫、逗鸟 , 对这些动物有趣的反应感到惊奇 , 却鲜少有人会去逗花、逗树 , 因为就算你在那里逗它们再久 , 它们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 所以 , 有时候人们觉得植物虽然是活着的 , 但是没有反应也不会说话、不会移动 , 使它们看起来像一个“死物” 。
不少人也将下文我们要介绍的海鞘当成了植物 , 会有这种认知就是基于海鞘附着在礁石上 , 并不移动 , 摄食的行为也不像动物那么明显 , 对外界的触碰反应也比较迟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