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苓桂术甘汤医案

【组成】茯苓18g , 桂枝9g , 苍术9g , 炙甘草6g 。
【功用】温阳化饮 , 健脾利湿 。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 。
【胡希恕苓桂术甘汤医案】
【胡希恕医案与临证心得】刘某 , 女 , 19岁 , 学生 。初诊日期1977年10月3日 。因眩晕、耳鸣、耳聋2个月 , 某医诊断为“梅尼埃综合征” , 中西药治疗不效 , 已休学2个月 , 托亲友而找胡先生诊治 。近头晕不能起 , 睁眼则晕甚 , 耳聋、耳鸣 , 口干不欲饮 , 时感胸闷心慌 , 舌苔白厚 , 脉沉细 。此寒饮上犯 , 蒙闭清窍 , 治以温中化饮 , 予以苓桂术甘汤:茯苓18g , 桂枝9g , 苍术9g , 炙甘草6g 。
二诊10月12日 , 上方连服8剂 , 头晕已 , 耳鸣大减 , 耳聋好转 。前方增桂枝为12g , 茯苓为24g 。
三诊10月20日 , 上药服6剂 , 诸症已 , 因害怕再犯要求再服药巩固 , 嘱其不必服药 。
【解读赏析】方为治疗中阳不足 , 痰饮为患的代表方剂 。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 , 目眩心悸 , 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若饮邪化热 , 咳痰黏稠者 , 不宜使用 。由于药性偏温 , 阴虚、津液不足者 , 用之慎 。
斯方 , 明·赵以德谓:“心胞络循胁出胸下 。《灵枢》曰:胞络是动 , 则胸胁支满 , 此痰饮积其处而为病也 。目者心之使 , 心有痰水 , 精不上注于目 , 故眩 。《本草》茯苓能治痰水 , 伐肾邪;痰 , 水类也 , 治水必自小便出之 , 然其水淡渗手太阴 , 引入膀胱 , 故用为君 。桂枝乃手少阴经药 , 能调阳气 , 开经络 , 况痰水得温则行 , 用之为臣 。白术除风眩 , 燥痰水 , 除胀满 , 以佐茯苓 。然中满勿食甘 , 用甘草何也?盖桂枝之辛 , 得甘则佐其发散 , 和其热而使不偕也;复益土以制水 , 甘草有茯苓则不支满而反渗泄 。《本草》曰:甘草能下气 , 除烦满也 。”
明·许宏谓:“大吐则伤阳 , 大下则伤阴 。今此吐下后 , 阴阳之气内虚 , 则虚气上逆 , 心下逆满 , 气上冲胸 , 起则头眩 。若脉浮紧者 , 可发汗 。今此脉沉紧者 , 不可发汗 , 发汗则动经 , 身为振摇者 , 此阳气外内皆虚也 。故用茯苓为君 , 白术为臣 , 以益其不足之阳 , 经曰:阳不足者 , 补之以甘 , 是也 。以桂枝为佐 , 以散里之逆气 。以甘草为使 , 而行阳气且缓中也 。”(《金镜内台方议》)清·柯琴又指出:“君以茯苓 , 以清胸中之肺气 , 则治节出而逆气自降 。用桂枝以补心血 , 则营气复而经络自和 。白术培既伤之元气 , 而胃气可复 。甘草调和气血 , 而营卫以和 , 则头自不眩而身不振摇矣 。”(《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斯方主要着眼在淡渗茯苓为君 , 先通降其依附之水饮;辛温桂枝 , 以补助其被残阳气;更用气温味甘兼苦辛白术 , 甘能补中 , 苦能降逆 , 辛能散寒 , 以扶正祛邪;甘平甘草 , 更固守其中 。因此 , 四味皆辛甘温平阳药 , 责于渗泄中已寓长阳消阴之功用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