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币发展史 历代王朝发展中无限制的提款机( 三 )


但是 , 千年魔咒之下 , 局部的变革无法抵挡极权体制的碾压 。
到了元帝国中后期 , 所有专制体制的通病都开始爆发 , 腐败挥霍遍地灾祸横行 , 为了维持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 , 税收也随之急剧增加 。到元中后期 , 税额已经比元初增加了20余倍 。这使得帝国的经济状况开始恶化 , 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盛 。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 , 军费开支也越涨越高 。而贵族官员人数的增加 , 也让帝国的财政雪上加霜 。此时的帝国政府只能通过加大纸币的发行 , 来解决燃眉之急 。
这是一个死循环 。加大纸币的发行量 , 必然带来恶性的通货膨胀 , 货币不值钱 , 民众的不满会更大 , 为了维持统治 , 支出加大更会加剧财政的困窘 。由于货币贬值 , 帝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公务员”及军队的工资 , 如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 , 用至元钞按中统钞原俸发官俸 , 即增5倍 , 全年支出5亿贯 , 仅此一次 , 就超出当年收入的一倍 。
本来元朝统治者可以进行经济紧缩 , 削减政府开支 , 鼓励民间恢复生产 , 重建纸币的信用 。但权力的自负自私与虚妄 , 不允许正常手段存在 , 元帝国开始饮鸩止渴 。他们一面动用纸币的准备金“救急” , 一面不断加大纸币的发行量 。这种试图将财政危机转嫁给民众的做法 , 反过来把自己推入绝地 。
元帝国纸币的最后一击 , 恰恰应验了刘秉忠当初谶语似的话:“若用钱 , 四海且将不靖 。”通胀加剧 , 纸币信用扫地 , 民众转而选择金银 , 政府数度禁止又数度开禁 。到了元顺帝至正十年 , 钞价暴跌 , 政府为使交钞与铜钱子母相权 ,  在发行新的“至正中统交钞”的同时 ,  铸“至正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 , 以实钞法 。钱钞并用的结果 , 自然是民众放弃纸币的使用 , 而改用铜钱 , 这无疑更加剧了纸币的贬值 。改钞法实行不久 , 物价上涨10倍 , 京师用钞10锭还换不到1斗粟 , 百姓视钞如同废纸 。元朝政府的财政彻底崩溃 。
此时 , 元帝国难以为继 , 唯灭亡一途 。留下一首民谣为之祭奠:“堂堂大元 , 奸佞专权 , 开河变钞祸根源 , 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 , 刑法重 , 黎民怨;人吃人 , 钞买钞 , 何曾见?贼做官 , 官做贼 , 混贤愚 , 哀哉可怜!”
纵观宋金元三代的纸币兴衰 , 我们不禁感叹 , 这三个帝国最终都陷入相同的灾难之中 , 这灾难都源自统治者无边的权力与私心 。当权力与私心超越了经济与法律 , 且没有任何制约时 , 再精巧的制度律法也抵挡不住专制权力的碾压 , 任何创新都不堪一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