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花的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
款冬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 lago far far aL.的干燥花蕾 。主产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等地 。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 , 除去花梗及泥沙 , 阴干 。
【处方用名】款冬花、蜜款冬花 。
【炮制加工】(1)款冬花:除去杂质及残梗 。(2)蜜款冬花:取拣净的款冬花同炼蜜加适量开水 , 拌匀 , 稍闷 , 放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不粘手为度 , 取出放凉 。(每款各花50kg , 用炼蜜7.5kg) 。
【功效及用法用量】辛、微苦 , 温 。归肺经 。属止咳平喘药 。具有润肺下气 , 止咳化痰的功效 。主治新久咳嗽 , 喘咳痰多 , 劳嗽咯血 。
常用剂量:内服 , 煎汤 , 4.5~9g;熬膏或入丸、散 。
【大剂量单药应用经验】
【款冬花的用量多少克_最大剂量、一般用量与作用功效】1.周德生、肖志红经验:(1)治阴虚咳嗽 。款冬花100g , 冰糖15g , 水煎出味 , 趁温多次服 。(2)治咯血 。款冬花12g(研磨为粉) , 加糯米100g , 煮熟糯米 , 加人款冬花末 。(《中医验方全书》)2.惠直堂经验:治久咳 。冬花80g 。于无风处烧之 , 用芦管吸烟 , 以食压之 。(《惠直堂方》)3.治咳嗽积年不瘥、胸膈痛不利:款冬花若干 , 上为末 , 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 烧令烟出 , 以口吸烟咽 。(《中药方大全》)4.款冬花嚼烂敷上 , 一次即愈 。主治痔漏 。(《集验方》) 。
【大剂量配伍及名方应用经验】
1.陈师文经验:(1)治寒壅相交 , 肺气不利 , 咳嗽满 , 胸膈烦闷 , 痰实涎盛 , 喉中呀呷 , 鼻塞清涕 , 头痛眩晕 , 肢体倦疼 , 咽嗌肿痛 。款冬花(去梗)、知母、桑叶(洗焙)各400g;半夏(汤洗七遍 , 姜汁制)、甘草各800g;麻黄(去根.节)1600g , 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800g 。每服8g , 水10g , 入生姜三片 , 同煎至2.8g , 去滓 , 食后 , 温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王怀隐、陈昭遇经验:(1)治妊娠心膈痰毒壅滞 , 肺气不顺 , 咳嗽 , 头疼 。代表方款冬花散 。款冬花20g , 麻黄(去根节)20g , 贝母(煨微黄)20g , 前胡(去芦头)20g , 桑根白皮(锉)20g , 紫菀(去苗土)20g , 旋覆花40g , 石膏40g , 白前(2g) , 甘草(2g)(炙微赤 , 锉) 。(2)治妇人产后咳嗽 , 涕唾稠粘 , 胸膈壅闷 , 喘息不调 , 四肢无力 。代表方款冬花散 。款冬花20g , 贝母(煨微黄)20g , 桔梗(去芦头)20g , 紫菀(洗 , 去苗土)20g , 旋覆花20g , 五味子20g , 海蛤20g , 天门冬(去心 , 焙)20g , 赤茯苓20g , 汉防己(2g) , 甘草(2g)(炙微赤 , 锉) 。每服(12g) , 以水1钟盏 , 煎至(400mL) , 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3)治伤寒后肺痿劳嗽 , 唾如牛涎 , 日夜数升 , 坐卧不安 , 胁下痛 。款冬花20g , 桑枝60g(锉) , 紫菀20g(洗 , 去苗土) , 獭肝1.2g(微炙) , 蛤蚧1.2g(涂酥 , 炙微黄) , 桔梗20g(去芦头) , 贝母20g(煨令微黄) , 赤芍药1.2g , 赤茯苓1.2g , 甘草20g(炙微赤 , 锉) 。每服(16g) , 以水1钟盏 , 加生姜半分 , 煎至1.8g , 去滓温服 , 不拘时候 。(4)治时气发热 。咳嗽烦躁 , 或时时气喘 。款冬花40g , 天门冬1.2g(去心) , 黄芪40g(锉) , 石膏60g , 紫菀40g(去苗土) , 杏仁40g(汤浸 , 去皮尖双仁 , 麸炒微黄) , 甘草1.2g(炙微赤 , 锉) 。(5)治久咳嗽 , 气逆 , 睡眠不安 , 唾脓血 , 喘急 , 延年不愈 。代表方款冬花丸 。款冬花40g , 杏仁40g(汤浸 , 去皮尖双仁 , 麸炒微黄 , 研如膏) , 紫菀60g(去苗土) , 蛤蚧1对(头尾全者 , 涂酥 , 慢火炙令黄) , 柏叶1.2g , 白石英60g(细研 , 水飞过) , 人参1.2g(去芦头) , 甘草117g(炙微赤 , 锉) , 五味子1.2g , 白茯苓40g , 天门冬60g(去心 , 焙) , 鹿角胶80g(捣碎 , 炒令黄燥) , 干姜20g(炮裂 , 锉) , 桂心1.2g , 熟干地黄40g 。每服20~30丸 , 粥饮送下 , 不拘时候 。(《太平圣惠方》)3.杨倓经验:治肺气虚寒 , 咳嗽不止 , 痰唾并多 , 或吐血、咯血、劳嗽 。代表方款冬花膏 。款冬花20g , 紫菀20g , 百部20g , 人参(去芦头)40g , 白术40g , 甘草(炙)40g , 干姜80g(炮) 。(《杨氏家藏方》)4.吴旻辑经验:治年老气虚 , 痰盛涎涌 , 喘嗽不已 , 遇寒尤甚 , 并劳瘵久嗽 , 痰气 。代表方款冬花丸 。款冬(去梗)80g , 桑白皮60g , 人参40g , 京紫菀40g , 杏仁(去皮尖)40g , 知母(去毛)40g , 贝母40g , 五味子20g , 桔梗20g , 苏叶12g , 槟榔6g , 广木香4g 。(《扶寿精方》)5.龚廷贤经验:治小儿脾胃虚寒 , 久嗽不已 , 噎膈满闷 , 咳嗽痰涎 , 呕逆恶心 , 肚腹膨胀 , 腰背倦痛 , 诸药无效者 。代表方人参款冬花膏 。人参32g , 紫菀3g , 款冬花(去梗)32g , 桑白皮(炒)40g , 贝母8g , 半桔梗(炒)10g , 紫苏20g , 槟榔20g , 木香20g , 杏仁(去皮 , 炒)32g , 五味子32g , 马兜铃10g 。(《寿世保元》)6.许国祯经验:治肺寒热不调 , 涎嗽不已 。代表方八味款冬花散 。款冬花(洗 , 焙)30g , 紫菀茸30g , 五味子30g , 甘草(炙)30g , 桑白皮(炒)80g , 麻黄(去节)80g , 杏仁(汤洗 , 去皮尖 , 麸炒)80g , 紫苏叶80g 。每服20g , 水1盏半 , 人黄蜡皂子大 , 煎至1盏 , 去滓 , 食后热服 。(《御药院方》)7.紫菀60g , 款冬花90g 。二味治下筛 , 先食饮 , 继服3g , 日3服 , 主治三十年嗽 。(《集验方》) 。
【注意事项】
1.《本草经集注》:“杏仁为使 。得紫菀良 。恶皂荚、玄参 。畏贝母、辛夷、麻黄、黄芩、黄连、黄芪、青葙 。”
2.《本草崇原》:“肺火燔灼 , 肺气焦满者不可用 。”
3.《本经逢原》:“阴虚劳嗽禁用 。”
推荐阅读
- 血府逐瘀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补阳还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 五花肉炒菜花的做法(热菜菜谱)
- 款冬花图片 款冬花的功效与作用
- 伊朗藏红花的功效和禁忌
- 辛夷花的功效和作用
- 霍山石斛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水塔花的功效与作用
- 藏红花泡水喝的用量泡法与功效
- 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 密蒙花的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