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决堤事件给日军造成了多大麻烦?( 四 )
其实日军早在1937年底攻占南京后就已经开始研究进攻武汉的问题,并于1938年5月底制订了作战准备方案:“华中派遣军在6月中、下旬占领安庆,做好以后的作战准备 。……6月底将第二军转属于华中派遣军,再加上第十三师团,担任沿淮河作战 。”6月1日,日军命令第六师团南下攻占安庆,并命令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溯江攻占安庆 。波田支队于6月12日3时在安庆东北岸登陆,接着于当日攻击安庆,13日将安庆占领 。而直到1938年6月15日日本大本营在判断“苏联在此时不能参战”,并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东,就能支配中国”后,才在御前会议上“决定了进攻汉口的作战” 。而当时,花园口决堤的洪水也就刚刚给中牟的日军造成麻烦,这怎么可能成为影响日军大本营决策的因素呢?三天后的6月18日,日军大本营发出命令指出:“大本营准备以初秋为期攻占汉口 。”7月4日,第二军归华中派遣军序列并组成新的第十一军 。8月22日大本营发出攻占汉口的命令 。
由此可见,日军完全是按花园口决堤之前所计划的时间完成进攻武汉的作战准备的,对武汉发动进攻也是按照决堤仅10天之后发布的时间进行的,可见,日军并没有因为花园口决堤黄水泛滥而改变或推迟进攻武汉的时间,也就根本谈不上决堤为中国军队保卫武汉赢得准备时间之说了,更别提什么“换得最珍贵之五个月”了 。
4、中日两军长期沿黄泛区对峙主要原因是日军兵力不足和军事上无必要,而非黄泛区阻挡
对花园口决堤的军事效果,另一说法认为“黄泛区造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国军依黄河与日军对峙,日军在之后的六年中未能越过新黄河一步豫中、豫西得以保全”云云 。事实上,这种说法显然不靠谱 。中日军队之所以隔黄泛区对峙,使得国军保住了豫中、豫西及陕西等国土6年未被侵占,根本原因是日本兵力不足无力攻取且无军事上政治上的必要,并非是花园口决堤的功劳 。
首先,由于兵力不足,从1938年开始日军除了发动武汉会战想迫使蒋介石屈服外,在其他地方都采取了守势,根本没有扩大占领区的打算 。比如1938年7月31日参谋本部对武汉会战的定位是“摧毁蒋政权的最后的统一中枢——武汉三镇……对配置于该地防御线上的敌方兵力,尽力给予重大损害,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及时地结束这次事变(即侵华战争),而不是占领所有的地区 。”因此,参谋本部明确规定在华日军“以后竭力限制战局的扩大,采取紧缩持久的阵势……河南省黄泛区以西的地方,概予放弃 。”1938年12月6日,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更是决定:“如无特别重大的必要时,不企图扩大占领地区,而将占领地区划分为以确保治安为主的治安地区与以消灭抗日势力为主的作战地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豫中、豫西及陕西等地才得以保全 。
其次,是否进攻郑州和豫西,完全视日军战局需求而定 。比如1938年6月18日武汉会战前,日军为了牵制河南的国军防止其南下增援,就曾命令“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应就策应华中派遣军向汉口作战,研究并准备以一部兵力向郑州方面前进牵制敌军的作战 。”同时为了不至于使华北战场扩大,以便集中兵力应对武汉会战,在8月22日武汉会战开始当天,大本营又明确规定:“华北方面军不得越过黄河及黄河汜水地区进行作战 。”
再者,如果军事上有必要,黄河和黄泛区根本挡不住日军 。比如,1941年,日军第35师团为策应长沙会战,仅以5个步兵大队、3个骑兵大队,于10月2日强渡黄泛区水障,10月4日即攻占郑州 。再如1944年日军发动的豫中会战,其第12军第17师团于4月17日由中牟强渡新黄河(即黄泛水障所形成的),19日即占领郑州,仅30多天就攻占了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所在地洛阳及豫中地区 。
三、蒋介石笃信黄泛“阻敌西侵”,命国军保证黄水泛滥
尽管从当时的客观效果上看,所谓黄泛区阻敌西进的说法并不靠谱,但当时军事决策的国军高级将领不可能完全掌握日军情报,也不可能完全了解日军作战意图和作战能力,因此他们根据日军动向和情报,几乎都笃信日军不能西进皆因黄泛区所阻,因此,保证黄泛区洪水泛滥并以此消耗日军成了国军的法宝 。
1、蒋介石多次命令国军保证黄河决堤口不断流,此后国军还多次决口消耗日军
花园口决堤后,中国军政当局根据军情变化的态势,不断修理、疏导花园口决口与豫东地区的各种河沟水道,想充分发挥黄水的地障作用,威慑和牵制日军 。中国第1战区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以黄治敌策略是:“(一)不使溃口断流,亦不使溃口集流 。(二)东坝头以下之缺口听其自然,俾泛水分散成滩,使敌军重兵器不易运输,阻敌西进 。(三)加强花园口溃口西坝头,设法相机挑溜分入故道,破坏敌方之新汴铁路联络运输之企图 。”直到1940年2月7日,蒋介石还致电黄河水利委员会令其维持花园口决口和黄泛区现状:“(一)查黄泛所以阻敌西侵、屏蔽宛洛,而大河北岸数十万国军之后防补给及陪都外围翼侧之安全,胥赖此保障,故依军事第一,胜利第一之原则,不能以民生关系分疏黄泛归槽,减少阻敌力量;(二)且黄水泛滥就现有形势已将三载,沿泛居民或已迁徙,或已习于沿泛围筑堤垛保护田亩,无复当年痛苦,如使黄水再改流,反使人民重遭流离之苦……基于上述对豫、皖黄泛应维持现有形势 。”
推荐阅读
- 爱国诗人屈原之死疑云 自杀说未必是事件真相
- 杨文干事件内幕 秦王李世民为权力陷害亲哥哥
- 盘点古代史上四次焚书事件 不止焚书坑儒
- 历史趣闻 揭古人因吃饭引发的大事件!
- 红楼大究竟谁是绣春囊事件的幕后策划者?
- 震惊全香港“狐仙杀人事件” 动物的灵异事件
- 最昂贵的偷情 北凉因偷情引发的一起灭国事件
- 横渡之约是什么事件?横渡之约的背景是什么?
- 水浒中三起好汉虐杀美女事件 杀女人为突出英雄
- 图 古代吃人事件 古代美女是怎么被吃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