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我国首个新冠疫苗获批上市!79.34%的保护力意味着什么?
来源:果壳
今天 , 我国首个新冠疫苗获批上市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负责人表示 , 疫苗之后将为全民免费提供 。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新网
这次上市的 , 是来自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 根据昨天公布的 Ⅲ 期临床试验期中数据 , 这个疫苗的保护效力为 79.34% , 中和抗体阳转率为 99.52% 。 但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如果打了这个疫苗 , 我就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了吗?
99.52% 与 79.34%
99.52% 是按程序接种两针该疫苗之后的中和抗体阳转率 。 中和抗体 ,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能够对抗病原体的抗体 , 是疫苗起保护作用的基础 。 99.52% 的中和抗体阳转率意味着 , 在接种两针疫苗的人中 , 有 99.52% 的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 。
但是 , 产生中和抗体不代表疫苗就能起到保护作用 , 还需要抗体达到有效的浓度等;并且 , 由于个体差异 , 相同浓度的抗体对不同人的保护作用可能也不同 。
图| Pixabay
进一步数据显示 , 该灭活疫苗的保护效力为 79.34%;也就是说 , 有 79.34% 的受试者 , 因为接种了该疫苗而免于被感染 。
【新浪科技综合|我国首个新冠疫苗获批上市!79.34%的保护力意味着什么?】保护效力如何计算
例如 , 我们给 1000 名志愿者接种了疫苗 , 同时给 1000 名志愿者接种安慰剂 , 随后让他们一起暴露在可能感染的环境中 。
结果 , 接种安慰剂的志愿者中有 500 名感染了病毒 , 接种疫苗的志愿者中有 50 名感染了病毒 。 那么 , 该疫苗的保护效力就是:
(500-50)/500=90%
也就是说 , 这个疫苗打到我身上
会有 20.66% 的概率失效吗?
不是 , 保护效力是一个群体意义上的数据 , 并不代表这个疫苗对个人的效果 。
但我们仍然需要这个数据来评估疫苗的保护效果 , 因为疫苗是形成群体免疫最为安全、有效的途径 。 当人群中有足够比例的人通过疫苗获得免疫力 , 就能够有效切断传播链条 。 一种疫苗的保护效力越高 , 就有更高比例的接种者可以免于被感染 , 就可以更快更高效地实现群体免疫 。
疫苗是形成群体免疫最为安全、有效的途径| Pixabay
另外 , 目前的数据是 Ⅲ 期临床试验的期中数据 , 完整的 Ⅲ 期临床试验结果还未出来 , 但迫于新冠疫情的紧急状况 , 该疫苗附条件批准上市了 。
通常来说 , 疫苗上市需要进行完 Ⅲ 期测试 。 但这次提前上市 , 是因为符合了“确实急需”、“临床实验阶段已经能预测其有效性并安全性可靠”这些条件 , 所以能够获条件上市 。
关于这个疫苗 , 我们还知道什么?
国药集团的这个疫苗是灭活疫苗 , 这是一种经典的疫苗形式 , 是将体外培养的新冠病毒进行灭活和纯化 , 从而得到的疫苗 。 被灭活后的病毒没有致病能力 , 但仍然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 使体内产生抗体 。 灭活疫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目前在其他病毒的疫苗制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武汉生物研究所和科兴生物正在研发的两款国产疫苗 , 也同样是灭活疫苗 。
另外 , 关于国药集团这个疫苗的 Ⅰ、Ⅱ 期临床试验的具体结果 , 已于今年10月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公布了 。
Ⅰ、Ⅱ 期临床试验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 现场在河南省商丘市 。 共有 192 名受试者参与了 Ⅰ 期试验 , 平均年龄 53.7 岁;448 名受试者参与了 Ⅱ 期试验 , 平均年龄 41.7 岁 。 两个阶段在测试剂量下均报告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 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
早在今年10月 , 《柳叶刀》(Lancet)杂志就公布了该疫苗Ⅰ、Ⅱ期临床实验的具体结果
这次的国药集团疫苗 , 是全球范围第二款上市的疫苗 。 另一款已经获批上市的 , 是新冠疫苗是美国辉瑞公司(Pfizer)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BioNtech)共同研发的 mRNA 疫苗 。 如果想要了解各种新冠疫苗的研发进程 , 可以关注果壳的新冠疫苗追踪器 , 我们将一直运行到世界恢复正常 。
本文来自果壳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