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直击北京疫苗接种筹备现场,元旦后开始重点人群集体接种
文章图片
图1/1
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做好 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 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本刊采访人员/彭丹妮 拍摄
本刊采访人员/李明子 霍思伊 彭丹妮
2020年最后一天下午 , 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97场新闻发布会上 ,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 , 2021年春节前 , 对9类重点人群以及其他应急保障人员开展紧急接种 , 年龄在18岁至59岁之间 。 疫苗获批上市后 , 组织全市其他人群有序预约接种 。 2021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重点人群首针接种 , 2到4周后完成第二针 。
2020年12月31日下午五点 , 采访人员来到大兴区新城体育中心 , 场馆入口处已经立起“接种入口”和“疫苗接种现场工作流程图”的牌子 , 场馆内已经布置了多处登记台 。 现场工作人员表示 , 目前不对个人开放 , 都是和政府合作 , 为单位进行接种服务 。 “现在是重点人群接种 , 个人接种再等等吧 。 ”
元旦后开始接种
据发布会通知 , 接种工作将遵循市级统筹、区级实施的原则 。 本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分为两类:一是预防接种门诊 , 二是临时接种点 。 各区将根据摸底情况设置接种点 , 具体接种地点 , 需关注所在单位和区里的通知 。
北京市西城区疾控中心免疫科工作人员接受采访人员采访表示:“目前接到的通知是给集体单位接种 , 个人因私出国等原因需要接种的 , 先到街道社区报备 , 然后等通知 。 接种点还在建设 , 具体以官方通知为准 。 ”
何时开始接种?北京市丰台区一位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对采访人员表示 , 接种地点具体听街道通知 , 如东高地街道将于1月2日开始接种 。
据官方发布会通报 , 2021年1月至2月北京市将有组织地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 目前接种的策略是按照“两步走”方案 。 第一步 , 主要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接种 , 第二步 , 随着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 , 以及疫苗产量的逐步提高 , 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 。 通过有序开展接种 , 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 。
9类重点人群包括:涉及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 , 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 , 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 , 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 , 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 , 医疗卫生人员 , 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 , 物品、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 , 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工作人员 。
目前重点人群紧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暂不采取个人预约方式 , 各区已经做了妥善安排 , 采取了有效措施 , 形成了有序对接 , 所在辖区相关部门将有序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 对于因私出国人员 , 各区将在近期适时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 具体关注权威发布和区里通知 。
本刊采访人员/彭丹妮 拍摄
医院将会统一接种国药的一款疫苗
丰台区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早在2020年12月22日 , 各科室就收到医院通知 , 即将针对医护重点人群进行国产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 , 要求各科室统计所有想要接种的人员名单 , 汇总给医院 , 再由医院上报给丰台区疾控机构 。 接种将分三批进行 , 第一批为发热门诊、CT室、急诊、隔离区的医护和负责核酸检测的工作人员 , 第二批为普通临床科室 , 第三批为其他非临床科室 , 比如医保办、统计室、计算机室等不直接接触病人的部门 。 接种为自愿 。
据这位医生回忆 , 通知发布后 , 各科室报名态度很积极 , 该医院门诊全部医护人员都报名自愿接种 。
目前我国用于紧急接种的疫苗一共有三款灭活疫苗 , 分别是国药中生的两款和科兴的一款 。 就在2020年12月30日 , 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一款灭活疫苗公布了其三期临床有效性为79.34% , 成为中国首款公布三期临床数据的疫苗 。 同日 , 国家药监局批准这款疫苗附条件上市 。 这是国药中生两款灭活疫苗中的一款 , 另一款还在继续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 另外 , 科兴疫苗原计划于12月23日公布其有效性数据 , 但由于数据分析还没有完成 , 公布时间被推迟了两周 。
但前述医生指出 , 医护人员无法在三款疫苗中自行选择 , 是由丰台区疾控中心指定接种疫苗并向下分发 。 据她了解 , 她所在的医院将会统一接种国药的一款疫苗 。 “我们医院内部12月刚打完流感疫苗 , 至少要等半个月后再打其他疫苗 , 而且首批疫苗肯定会很紧张 , 不知道能不能很快排得上 。 ”前述医生说 。
一位北京市丰台区疾控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此前几个月 , 已经有少数特殊人群被紧急接种了新冠疫苗 , 北京市疾控中心直接将接种名单下发到各区 , 有多少人配多少支疫苗 , 区疾控将附有身份证号的名单信息统一核对后通知下去 , 完成接种 。 对于下一阶段开展更大规模的紧急接种将如何安排 , 这位工作人员指出 , 目前还没有收到具体的要求 。
前述丰台区疾控工作人员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今年7月以来 , 作为流调一线 , 疾控中心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已经紧急接种过新冠疫苗 , 但也是自愿接种 , 并非强制 。 她表示 , 少数人在接种后会有乏力症状 , 其他接种者都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
不建议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本次对重点人群使用的是灭活疫苗 ,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 , 疫苗安全性相对较好 。 但新冠疫苗是疫苗家族新成员 , 建议在接种时间上最好能与其他疫苗分开 , 相隔至少两周以上 , 尽量减少非预期的相互影响 , 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 。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发布会上介绍 。
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 , 其间至少间隔14天 。 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要求 , 疫苗保护期达到半年以上 , 基本上没有问题 。 不过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此前也表示过 , 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 现在说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 , 还不能下这个结论 。
不适合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 , 正处在发热、感染等疾病急性期、患免疫缺陷或免疫紊乱的人群以及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等人员 。 不在18-59岁接种年龄段范围的人员 , 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数据披露 , 明确是否后续能够接种 。
疫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发热 , 接种部位局部红晕 , 或者出现了硬块 , 另外还有一些人有咳嗽、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这样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
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 , 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 接种疫苗之后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 , 当天不要见水;接种之后一天之内注意观察体征;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 , 可以就近到医院就医 , 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
到目前为止 ,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 , 少数人接种后仍可能不产生保护力或者发病 。 目前 , 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 。 因此 , 接种疫苗后仍需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 。
【新浪科技综合|直击北京疫苗接种筹备现场,元旦后开始重点人群集体接种】值班编辑:肖冉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