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开年巨献 预见未来①丨世界超算先驱陈世卿心中的超算“大脑”( 二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陈世卿被视作世界超算领域的“超级巨星” , 《时代周刊》曾将其作为封面人物 。 他师承NASA早期的超级计算机ILLIAC-IV的首席系统设计师大卫·库克(David Kuck) , 于1979 年加入了大名鼎鼎的美国克雷公司(Cray Research) , 担任首席设计师和高级副总裁一职 。
文章图片
陈世卿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作为全球著名的超级计算机专家 , 陈世卿做到了四个“世界第一”:1983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部2-CPU并行向量式超级计算机(Cray XMP/2) , 由此奠定了世界上并行向量式超级计算机系统架构的基础;1998 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全新的超级计算机系统架构和应用理念—刀片式超级计算机(Blade Supercomputers);世界上第一个以超级计算机为基础、全球联网形成类似电流网格的信息网络;世界上第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应用对应用、动态的、成本低、效率高的企业协同作业中间软件TONBU , 极大地推动了全球超算的发展 。
“刀片式超级计算机的服务器就像‘刀片’一样 , 可插入机架式机箱内 。 一块‘刀片’就是一块系统主板 , 既可单独运行自己的系统服务于不同的用户群;也可以集合成服务群 , 共享资源 , 运行分配的单一任务 。 拥有高度并行、实时协作、低功耗、低售价、空间小等特点 。 ”陈世卿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介绍道 。
在谈到未来超算的发展趋势时 , 陈世卿告诉采访人员 , “现在的超级计算机由于耗能太大 , 已经走到了一个发展瓶颈 , 未来超算将从集中式演变为分布式的 , 深入社区、街道、产业园区、大学和研究机构等 。 与此同时 , 超算与脑科学也将走向更加深度的融合 。 ”
“未来的超算应是分布式的 , 全世界变成一张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401592838
NBD:目前 , 主流超级计算机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集中式算力模式 , 在实现超强运算能力输出的背后存在哪些不足?未来的超算将是怎样的演变形态?
陈世卿:上世纪80到90年代 , 我都只在做一件事情——发明和制造全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 在我设计的系统架构基础之上 , 集中式超级计算机开始飞速发展 , 广泛应用于国防、石油、航天、航空、汽车、核电、气象、化工、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 , 例如美国AT&T、波音、通用、德国奔驰等都是我的客户 。
在全世界所有规模较大的超级计算机中 , 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利用了我当时创造的系统架构与理念 , 从单机到双机 , 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 , 演变为上千的并行计算 。
推荐阅读
- 顺利交付|2022开年第一辆!齐河融媒体直播车顺利交付!
- 张江|人工智能岛:洞见未来,高能“岛核”带动周边
- 架构|一“融”解千愁,SASE因何成为未来网络安全的新范式?
- 国家|SA:未来 12 个月打算购买智能手表的消费者比例将达到两位数
- 通讯|通讯:迪拜世博会上可持续科技为未来生活提供灵感
- Awards|OPPO未来科技大会2021线上虚拟活动平台荣获FWA每日最佳网站奖
- 新浪科技|亚马逊为何阻止印度未来集团出售零售业务?关系到谁将是零售霸主
- 新浪数码|海信发布8K AI画质芯片:100%自主研发未来产品自己定义
- 未来|智汇云这5款智能家居好物,带你近距离体验未来智能生活!
- 未来|折叠手机混战!荣耀推首款万元折叠机,赵明:进入主力机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