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微物之神:帝国意象里的历史幽灵( 二 )


在小说第一章“天堂果菜腌制厂”里 , 主人公阿慕的两个孩子——成年后的兄妹艾斯沙和瑞海儿23年后再一次在阿耶门连的祖屋相逢 , 一个是从他们的父亲那里被送回来 , 另一个则是从美国远道而回 , 故乡重逢使兄妹两个想起了23年前他们的表姐苏菲默尔从伦敦来阿耶门连度假并客死他乡的奇怪故事 。 这23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的表姐为何很快就客死在阿耶门连?两条故事层层交错 , 相互缠绕 , 最后牵扯出一件更加隐藏的悲惨情爱故事——他们的母亲阿慕和木匠(贱民)维鲁沙的相爱 , 因为逾越了“爱的法律”而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故事的套层结构 , 由此一步步地慢慢展开 。 两个孩子的表姐苏菲默尔究竟因何而死?他们的母亲阿慕在参加表姐苏菲默尔葬礼后去警察局到底说出了什么秘密?在经历过那“恐怖”的一天之后 , 为什么此后哥哥艾斯沙必须立刻被送回父亲身边?作家罗伊开篇紧紧抓住读者好奇心的同时 , 却同时扔给读者一堆“大火发生之后满屋子的残骸” , 接下来以阿慕为主人公的这部印度人的家族史在余下的20章里 , 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 , 徐徐展开 , 作家不仅在验证我们的耐心 , 更希望我们从那些“被烧焦的时钟、燃烧过的相片和焦黑的家具”中发掘出“历史的真相”来 。
这些残忍的真相被隐藏在闪烁不定的意象里 。 作者擅长用回旋、致密、涡旋感的语言编织出种种繁复而富有意味的意象 , 这些意象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出现 , 这种反复使用的电影“闪回”手段 , 进一步临摹出一种旋涡般的时间;让读者在小说所建构的时间迷宫里 , 发现独特的幽灵萦绕的恐怖氛围——即主人公阿慕在每个“恐怖”时刻都像是历史的幽灵 。 尤其是在反抗之前 , 她们只是属于历史秩序的固有部分 , 好像从来不曾“活过”一样 。
以“蛾”和“爱的律法”两个反复出现的意象为例 。 在第二章“帕帕奇的蛾”里 , 主人公阿慕的父亲帕帕奇曾经是一位大英帝国昆虫学家 , 依靠大英帝国秩序的庇荫 , 他一路官运亨通 , 退休时已经当上了普萨学院动物研究院的院长 。 但是当印度独立、英国人离去后 , 他头上的帝国光环开始变得黯淡无光 , 很快遭遇了他生命中最大的挫败——他所发现的蛾并没有以他的名字而命名 。
在小说原文中 , 这只蛾分明是“帝国魅影与后殖民文化”的隐喻象征 , 帕帕奇的个人命运最大挫败以一只蛾来象征 , 甚至成为他后来“郁郁寡欢和突然发怒的原因” , “它恶心的灵魂——灰色、多毛、背部有着特别密的簇毛 , 纠缠过他住过的每一栋屋子 , 它折磨他 。 折磨他的孩子 , 以及他孩子的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