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产业|究竟是教育问题还是游戏本身?被放大的负面例子所产生的误解( 二 )
只可惜 , 他出生在了中国 。因为他即使在中国最大的游戏公司腾讯上班 , 在经过多年的努力 , 就算当上了引擎组组长年薪超过百万 , 他依然无法如愿以偿地使用他的天赋去开发一款3A作品 , 因为中国的游戏大公司只在乎利益 。
但真正让玩家们心寒愤怒的是 , 毛星云的离世对于一些家长来说 , 却是上天拯救孩子的举动 。 在毛星云离世的时候 , 许多游戏程序员和玩家都纷纷哀悼这位中国的游戏引路人 。 但在另一方面 , 一些家长却认为他活该 , 批评游戏害了多少孩子 , 表示中国的年轻人都是被他毁掉的 , 以死谢罪是种解脱 , 这真的是人说出来的话吗?对于毛星云的家人来说这句话有多么刺痛 , 给了他们多少二次伤害 。
难道玩游戏开发游戏的玩家我们就不配得到尊重吗?
从早期红白机时代 , 游戏对于有些家长来说就已经是一个电子病毒 , 因为像是《超级马里奥》《吃豆人》这种轻松休闲的游戏确实很上头 , 而为什么在经过了那么多年 , 游戏都已经成为世界主流市场之一了 , 可是一些家长不仅没有接受它 , 反而还将游戏从电子病毒晋升到精神鸦片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家长并没有真正地去认识游戏 , 从表面上看孩子一直在玩游戏就是在浪费时间 , 因此这些东西足以影响孩子的学习 。 二十年前 , 恋爱小说会让家长认为会教导孩子早恋 , 看电影太多家长会认为是在教唆暴力 。 一直到现在玩手机 , 都会让家长认为孩子有问题 。
时代在不断进步 , 一些家长的思想却停滞不前 , 宁可将孩子丢进网瘾学校 , 也不愿意自己去了解动漫和游戏 , 更没有想要自己去了解孩子的兴趣 。家长会认为玩游戏不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 首先他们并没有真正去了解游戏 , 加上也会出现一些因为玩游戏而导致各种悲剧的新闻 , 因此让他们对游戏产生了误解 。
玩家不能将所有的罪都怪在家长身上 , 因为本身的自制力也是很重要的 , 曾经有过玩家没日没夜地玩游戏 , 最终导致猝死的悲剧 。 又或者是输了游戏后一怒直接将气撒在室友身上 , 美国也把青少年犯罪率提高的原因归结于游戏上 。家长的教育也尤其重要 , 在孩子接触游戏前 , 家长也应该有教导孩子的义务 , 因为被游戏影响的很大原因就是思想还不够成熟的他们 , 在没有被灌输正确思想和观念时 , 接触一些游戏之后 , 因而刷新了三观认知 。
家长怕孩子被游戏影响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 只是很多时候家长不理解这一文化 , 一旦看到孩子成绩退步 , 就会说是游戏的错 , 孩子稍微叛逆一点 , 就会说是游戏教坏的 。 家长们也要知道 , 不是每一部游戏都是暴力的 , 纹身的不一定是坏人 , 玩音乐的三观也不一定正确 , 没有一个东西是可以直接拿来定义一个人的 。《火影忍者》虽然是一部充满打斗的作品 , 也就是家长眼中的暴力要素 , 但相反地 , 《火影忍者》也教会了许多粉丝什么是羁绊 , 什么是友情 , 也给他们坚信着不顾一切追逐自己的梦想 , 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意志 。 同理 , 家长会无视游戏的好 , 却一直无限放大一些游戏引发的特殊负面例子 。
推荐阅读
- 地方|类魂游戏《破碎:被遗忘的国王》主机版将于今年推出
- 腾讯|网易多会玩?端游不好做就把三年老游戏全魔改,刚曝光就碾压腾讯
- 刘备|人到中年,告别游戏?
- 收入|2021年全球8款手游收入超10亿美元,中国游戏公司包揽前三名
- 恶魔城|类恶魔城游戏《Infernax》公布宣传片,定于2月14日发售
- 游戏|在做了:小岛秀夫推特晒图 新项目新建文件夹
- 循环|游戏开发者选择奖 GDC 2022 提名公布,《死亡循环》领跑
- 游戏|《魔兽世界》官网新版种族介绍引发批评:有种族偏见
- 游戏|EA确认《FIFA》账户受到黑客攻击 并将对此事负责
- 原神|中国游戏“出海”新潮:传统戏曲融入虚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