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提升原材料工业保障能力

日前 , 工信部联合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 提出到2025年 , 原材料工业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 , 到2035年 , 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 , 产业体系安全自主可控 。
“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特点 , 为增强规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 促进行业间耦合共生发展 , ‘十四五’期间不再分别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规划 , 而是将原材料工业整合起来做规划 , 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 。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说 。
经过多年发展 , 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原材料工业大国 。 2020年 , 我国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4% , 生产品类达15万余种 , 广泛用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 。
“到2025年 , 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 , 形成5家至10家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 , 在原材料领域形成5个以上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 ”陈克龙介绍 , 《规划》要求 , 到2025年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5%以上;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级及以上企业达20%以上 ,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70%以上;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 。
【制造业|提升原材料工业保障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 , 《规划》按照“创新引领、市场主导、供需协调、绿色安全”的基本原则 , 提出了“五化五工程”任务安排 , 其中一项便是促进产业供给高端化 。 “产业高端化关键一环在于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 。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新材料处处长谢彬介绍 , 未来5年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 , 是协同创新体系更加高效完善 ,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 产业规模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一批重点关键领域基础材料得到突破 , 先进基础材料高端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适用性明显提升 。
“为此 , 要优化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 , 建设重点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新材料重点平台 , 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平台、新材料数据中心 ,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 ”谢彬建议 , 首先应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 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 围绕矿山工艺、组织均匀性控制工艺装备、智能制造等方面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攻关 。 同时 , 重点实施“四个行动”:实施关键短板材料攻关行动 , 支持材料生产、应用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协同攻关;实施大宗基础材料巩固提升行动 , 提升材料综合竞争力;实施前沿材料前瞻布局行动 , 推动主干材料体系化发展;实施关键材料应用推广行动 , 促进新材料应用 , 加速迭代升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