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越|如何提升机器人制造水平?专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 《规划》提到 , 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
多位业界专家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 , 要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 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 提升检测认证能力 。 与此同时还要增强产品供给 , 拓展市场应用 , 优化产业生态 。
如何提升机器人制造水平?
【谷越|如何提升机器人制造水平?专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规划》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路线图 , 为智能制造各个赛道的企业、高校和机构 , 提供了清晰的、权威的规划和指导 。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周谷越表示 , 《规划》中的四个专栏行动 , 包含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各个方向的技术、产品、应用场景 , 覆盖了目前全部的核心领域 。
《规划》提到 , “十四五”期间 , 将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 , 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 。 那么 , 该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对此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建议 , 要加强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面向重点行业需求 , 集聚优势资源 , 推进高端机器人产品研制 , 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和种类 , 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 组织产需精准对接 , 推进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开发 。
周谷越表示 , 要通过建立健全创新体系 , 发挥高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作用 , 加强前沿、共性技术研究 , 加快成果转化 。 支持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 , 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技术开发 。
此外 , 还要支持协同创新和技术融合 。 周谷越强调 , 要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 , 推动软硬件系统标准化和模块化 , 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 , 推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合应用 。
“机器人制造水平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 , 需要行业中的每一个人按照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 , 共同努力 , 切实做好工作 。 ”周谷越说 。
机器人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怎么突破?
“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 , 2020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 工业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被广泛应用 。 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 仍存在着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 。
推荐阅读
- 科学素质|“太难”的物理知识如何让受众听了还想听
- 费凡|【闳议】中科院外籍科学家费凡:干细胞研究如何与环境健康研究“挂钩”
- 主导|我们的指纹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找到主导指纹形成原因
- 物理|“太难”的物理知识如何让受众听了还想听
- 媒体滚动|如何看待“国家队”减持芯片股
- 媒体滚动|再打“连接”牌 企业微信如何求新
- 硬件|翻新电子设备的在线市场Back Market估值提升至57亿美元
- AMD|AMD:RSR缩放技术支持几千款游戏、性能提升最多70%
- 产品|如何看待OPPO官宣Find N 折叠手机全网预约量破百万?
- 数智|面对“千厂千面”,安歌科技如何化解智造物流升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