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本文来自中国家电网
作者:王文治
随着科技的逐渐进步 , 居家日常生活清洁也已经步入智能化时代 。 曾经用户心中的“智障机器人” , 多次迭代后如今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清洁帮手 。
2020年上半年 , 石头科技推出了旗舰产品——石头T7 。 素雅洁白的外观 , 全新升级的智能算法系统以及便捷的操作体验 , 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然而 , 就在两个月之后 , 石头科技带来了全新升级的产品T7 Pro 。 官方表示 , 该款产品在T7的基础上引入了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部分方案 , 是石头科技年度AI科技探索之作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19

那么 , 这款升级版的产品究竟实力如何?下面笔者就带大家来一探究竟 。
· 外观设计
与T7白色为主的配色基调不同 , 此次T7 Pro采用了曜石黑配色 , 低调中流露出一种深邃的感觉 , 很符合“探索版”这一产品定位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2/19

正面面板采用了IMR工艺 , 仔细观察正面会发现有无数亮点点缀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3/19

机身顶部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上盖采用了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 , 材料为杜邦的高硬度材料 。 同心圆的纹理 , 在灯下能够反射出颇具质感的光泽 , 细节设计用心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4/19

机身顶部前方有三枚实体按键 , 分别为:清扫/开关机键 , 局部清扫键和回充键 。 网络不佳或者拿手机不方便的时候 , 可以使用这三枚实体按键进行操作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5/19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顶部后方是机身盖板 , 边缘处印有石头科技“roborock”英文logo , logo下方是打开后盖的提手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6/19

掀开后盖就可以看到可拆卸式尘盒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7/19

下方的凹槽用来放置清洁毛刷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8/19

尘盒取出比较容易 , 取出后就能看到滤网 。 包装中还附送了额外一个滤网用以替换 。
来到机身底部 , 可以看到清洁刷头和滚轮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9/19

这里要说的一点是:底部主刷使用了可拆卸式的设计 , 拆卸比较方便 。
拆卸之后 , 就可以看到尘盒的进灰口 , 连接处有一段塑料封边 , 保证清扫后的灰尘杂物不会进到机器内部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0/19

底部则是297ml的电控水箱和拖布支架 , 拆卸同样方便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1/19

只需按住黑色卡扣 , 就可以轻松卸下水箱 , 再次安装只需推回即可 。
拖布支架安装/拆卸也同样方便 , 只需按下两边对应卡扣按钮即可拉出 , 无需将机身翻过来进行拆装 。
回到前面 , 原本想看到的两只“眼睛”被一张贴纸挡住了 , 封贴上对隐私安全做了注明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2/19

撕下封贴 , 就可以看到此次T7 Pro的最大亮点——两颗500w像素+120°广角摄像头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3/19

手机上双摄像头如今已经稀疏平常甚至有点落伍 , 而对于扫地机器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
作为居家自动清洁设备 , 要想让用户使用更舒心 , 除了清扫能力这项基本功之外 , 避障、脱困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
T7 Pro在LDS激光导航的基础上添上的这一双眼睛 , 可以让扫地机器人对环境空间进行3D识别 , 再将捕捉到的画面交由RR mason 7.0 3D算法系统进行处理 , 最终实现对物体精准快速的识别 , 从而提升避障能力 。
下面来看看实际的清洁情况 。
· 清洁体验
在开始清洁之前 , 需要将产品与米家或者石头的App绑定 。 为了第一时间体验到全部功能 , 笔者这里选用石头的App进行链接 。 完成绑定后 , 所有的操作均可以在App上进行 , 无需弯腰使用物理按键操作 。
为了测试实际的清扫效果和避障效果 , 笔者预先对房间进行了一些布置:
1 。选取了地面有接缝的地板屋 , 缝隙往往会积有灰尘
2 。在插口位置插上了充电线 , 模拟日常家庭中充电器一直插在插座上的情况
3 。将一副白手套卷好放在地上 , 模拟袜子手套这类衣物地面放置的情况
4 。将炒花生外皮碎屑、花生瓣、瓜子皮随机散落在地 , 模拟日常居家地面环境情况
5 。在房间里铺好地毯 , 布置好桌子、凳子 , 模拟日常居家桌椅摆放情况
6 。笔者随机在屋中行走 , 模拟日常居家有人的情况
做好以上布置之后 , 笔者开始启动T7 Pro进行清扫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4/19

经过笔者实际测试后发现 , 得益于2500Pa的大吸力 , T7 Pro扫过的地方 , 不仅花生皮碎屑 , 连花生粒也被清扫干净没有弹开 。 同时 , 地板接缝处也有照顾到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5/19

清扫后的尘盒
不过 , 大吸力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 如果对噪音比较敏感 , 可以选择在离家之后用App远程操作完成清扫 。
避障效果方面 , 双目加持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 点击开始清扫后 , T7 Pro很快便识别出了散落在旁边的充电线并在App里给出标记 , 识别速度和准确度较高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6/19

散落在地面上的手套成功识别为织物 , 笔者随机在房间内进行走动时 , 扫地机器人也能很快识并标记出鞋子来 。
识别出障碍物之后 , T7 Pro会绕开障碍物继续进行清扫 , 笔者担心的吞线和吞手套的情况都没有发生 。
在两个缝隙比较接近机身直径的凳子腿“陷阱”之间 , T7 Pro也没有一头撞进去然后卡住 , 识别出无法通行后就绕开了 。
得益于机身内部的高通8核处理器的加持 , 笔者随机在屋内站立走动 , T7 Pro在离鞋子有一定距离的时候就能够识别出来 , 没有一头撞上去 。
最后 , 笔者将水箱注满水 , 装上拖布 , 进行全屋扫拖实际体验 。 取下水箱 , 可以看到水箱与机身之间的精密伞阀进气系统 。 笔者晃动水箱 , 没有水溅出 , 密封性较好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7/19

进水口有滤网 , 滤网较细 , 用水龙头开大水流会溅出来 。 水中的杂质可以被过滤在外 , 不用担心水中的一些固态杂质会进入到水箱中导致拖地时阻塞进水口进而损坏机器 。
经过笔者的实际体验 , 在最大水量下 , 拖过的地面留下的水迹也不会很多 , 不会浸泡地板 。 笔者观察了T7 Pro在屋内拖地的地面痕迹 , 没有发现湿度不均的情况 , 得益于采用了蠕动泵方案的电控水箱 , 喷水量控制较为精准 。
扫地机器人拖过的地面 , 碎屑和灰尘能够被清理干净 , 地面日常保洁可以胜任 。 但由于扫地机器人的自身体积形态所限制 , 拖布不能覆盖到墙边 , 定期仍需要用拖布或者抹布擦一下屋内四周沿墙位置 。
· 智能化
作为一款帮助用户省心省力的扫地机器人设备 , T7 Pro的所有功能都可以通过App实现 。 想要进行室内日常保洁工作 , 只需要躺在床上打开App操作即可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8/19

如果你家房间足够大 , 还可以通过地图管理功能自定义你的清扫 。 先清扫哪里后清扫哪里 , 哪个区域仅需要扫不需要拖 , 哪个区域用多大的力度多大水量 , 哪个区域不需要清扫 , 哪个区域需要多清扫几次等操作用户都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对在App中进行设定 。
而作为一款“探索版”设备 , T7 Pro能做到的不止如此 , AI双目视觉让T7 Pro有了玩法 。
外出在家想要观察屋内或者家中宠物的情况 , 就可以使用T7 Pro的摄像头的实时视频功能 。 摄像头可视范围较广 , 如果有人走动可以观察到膝盖以下 , 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能看到半身 。

新浪科技综合|石头扫地机器人T7 Pro评测: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
文章图片
图19/19

即便是在夜间 , 或沙发底这样的暗光环境下也可以看得清 。 石头在这一点上花了一点小心思 。 为了应对暗光环境 , T7 Pro配有LED红外补光灯 。 红外是不可见光 , 人眼感知不明显 , 昏暗环境下开启不会打扰用户休息 。
为了让T7 Pro能够全天候的在各种光线环境下工作 , 石头对摄像头内部动了个“小手术” , 将普通摄像头内部的红外截止滤光片换成了RGB+IR双通的滤波片 。 这样一来 ,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 , 红外补光灯不工作 , 摄像头内部传感器主要接收可见光;在暗光情况下 , 摄像头内部传感器主要接收红外光 , 让“双目”成为“可见光+红外”双通的双目 , 进而能够实现全时段的避障和实时视频功能 。
· 总结
作为2020年石头科技的旗舰级扫地机器人产品 , 石头T7 Pro的的确确符合探索版的身份定位 。 AI双目的加持 , 不仅提升了扫地机器人这一传统品类在清洁方面的能力 , 让用户更放心的解放双手;同时还拓宽了其功能使用范畴 , 让扫地机器人不再仅仅是“智能扫帚”、“智能拖布” , 而是一个比较有温度的“居家智能清洁帮手” 。
即便是家中有宠物又或是平时不注意地面很乱 , 都无需担心冷冰冰的机器会乱撞从而让家里变得更糟糕 。 插线板、体重秤、宠物粪便、衣服袜子甚至玩具 , 它都可以识别出来并在清扫结束之后仍旧让它安安静静的躺在原来的位置上 。
通过AI双目避障+LDS激光导航 , 石头将原本应用在无人机、自动驾驶领域的解决方案放到扫地机器人身上 , 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同时 , 也给行业带来了新思路和新突破 。
最后 , 关于选购建议 。 如果家中有养宠物 , 或者地面比较杂乱 , 又或是更重视科技带来的更好体验的话 , 笔者建议直接上T7 Pro 。 反之 , 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条件 , 那么与T7 Pro清洁硬件一致的T7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