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之后,房企们能否成为长租公寓的“解药”?


|蛋壳之后,房企们能否成为长租公寓的“解药”?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陈邓新
来源: 锌刻度(ID:znkedu)
房企开始跑马圈地
房企正成为长租公寓市场一支重要的力量 。
2020年1月4日 , 多家媒体报道万科意欲在长租公寓赛道加码 , 对此 , 万科董事长郁亮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万科做长租公寓快5年了 , 亏了90个亿 , 直到今天 , 我才能告诉你万科开始不赔了 , 把运营管理逻辑弄明白了 。 ”
这意味着 , 在蛋壳等长租公寓品牌遭遇滑铁卢之际 , 房企们或将跑马圈地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2019年我国长租公寓市场规模已达1.73万亿元 , 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 。
在前景辽阔的长租公寓赛道上 , 房企为何之前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没有租金贷这个天生缺陷 , 为何仍难言崛起?
没有租房贷 , 还有其他坑
“租房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可能遇到坏房东、黑中介 , 甚至更糟糕的是跳入火坑 。 ”具有三年多租房经验的周汤如是说 。
2016年大学毕业之后 , 周汤就在西安谋生 , 而租房成为头等大事 , 相当长一段时间与同学一起辗转多处合租 , 碰到不少烦心事 。
譬如 , 有一次空调坏了 , 房东劈头盖脸地教训他们怎么不爱惜东西 , 把她的空调弄坏了 , 后来空调售后维修师傅表示 , 空调长久不用压缩机出了故障导致开不了机 , “翻起脸来根本不讲道理 , 既不认签的合同 , 也不考虑商量着来 。 ”
不堪忍受之后 , 周汤将目光投向了长租公寓 。
彼时 , 周汤与同事看上了某互联网长租公寓经营的一套房子 , 押一付一 , 一年一签 , 但租金可以月付 , 签订合约之时 , 对方拿出一堆文件要求签字 。
“所谓的月付就是‘租金贷’ , 银行给公寓提前支付一年租金 , 我们每个月还银行的钱 。 ”周汤在一份文件中发现了端倪 , “当时说行业都这样 , 又不影响征信 , 怕什么 。 ”
周汤在网上搜索一番 , 发现自如等长租公寓头部企业的确都有这个诉求 , 最终签了合同 , 所幸一年之后互联网长租公寓暴雷潮苗头初现 , 合同到期之后周汤与同事未再续约 。
周汤告诉锌刻度 , 如今他们已搬入一家万科旗下的长租公寓泊寓 , 完全没有“租金贷”的诉求:“谁说这是潜规则来着?”
一个问题解决了 , 另外一个问题又浮现了 。
对周汤而言 , 房企长租公寓难以忍受的是电价按照商用电计费 , 不同地方价格不一 , 多在1.2~1.6元/度 , 而之前的互联网长租公寓是按民用电计算 , 即每月家庭用电210度及以下电价为0.5469元/度 , 210 - 400度为0.5969元/度 , 400度以上为0.8469元 , 这么来看商用电是民用电贵二三倍 , 生活成本有较为明显的抬升 。
“再想省 , 一个月水电费上400元 , 也So easy 。 ”周汤戏虐道 。

|蛋壳之后,房企们能否成为长租公寓的“解药”?
文章图片
图2/4
有的房企长租公寓空调还需单独计费
此外 , 有多名网友公开表示 , 泊寓也存在其他问题 。
譬如 , 隔音比较差成为网友的共识 , 堪称声声入耳 , 隔壁说话都听得一清二楚 , 有网友吐槽:“有的年轻人晚上放音乐 , 躺在床上听到环绕音响 , 晚上都睡不着”;某些店是没有电梯的 , 网友抱怨外卖要在楼下去拿 , 不能送上楼 , 很不开心;管理员服务响应慢 , 能不动就不动 , 能不管就不管 , 修个东西要数个工作日;公共厨房有人不讲究 , 锅碗瓢盆满地乱扔……
房企为何之前跑不过“蛋壳们”?
事实上 , 房企的打法与其他选手的区别不仅于此 。
重资产与轻资产的不同 。
万科旗下的泊寓、龙湖地产旗下的冠寓等青睐重资产模式 , 土地与物业以自持为主 , 在此基础上开发利用 , 因此多采用集中式运营 。
而链家旗下的自如、蛋壳等青睐轻资产模式 , 不自持土地 , 房源几乎都为外购而来 , 当然这其中也有细微的差别:以自如为代表的品牌 , 更为侧重获取整栋、部分区域物业的长期使用权 , 运营兼具集中式与分散式 , 而以蛋壳为代表的品牌 , 几乎不自持物业 , 以分散式运营为主 。
重资产模式投入成本较高 , 令其租金价格也水涨船高 , 如此一来覆盖人群相对受限 , 发展规模远不如轻资产模式来得快 , 譬如蛋壳手握超40万套房源 , 而万科旗下的泊寓仅有超13万房源 , 双方差距明显 。
资产证券化与“租金贷”的不同 。
自如、蛋壳等主要通过“租金贷”上杠杆跑马圈地 , 而房企则主要通过资产证券化融资 , 所谓资产证券化即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 , 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 , 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
通俗易懂地说 , 资产证券化相当于发行一种特殊的债券 , 房企借此降低重资产模式的带来资金流压力 , 从而分散投入的风险 。
据克而瑞数据显示 , 2018年我国长租公寓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为107.21亿元 , 2019年发行规模为52.08亿元 , 呈现发现规模下降、资金向头部房企集中的趋势 。
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资产证券化好比补品 , 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 ‘租金贷’好比兴奋剂 , 短期亢奋长期失落 , 现在‘租金贷’模式已被证伪 , 资产证券化或一举成为赛道重要的融资渠道 , 由于采取重资产模式 , 房企反而在资产证券化上占据先天优势 。 ”
赚租金差与纯收租金的不同 。
自如、蛋壳等主要靠赚取租金差价 , 而房企则以纯收租金为主 , 这个不同在营业收入上有明显的体现:2020年上半年 , 长租公寓行业第一的自如营业收入为6200万元 , 而万科长租公寓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0.5亿元 。

|蛋壳之后,房企们能否成为长租公寓的“解药”?
文章图片
图3/4
万科长租公寓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低
除了租金之外 , 房企还通过增值服务挖掘消费潜能 , 譬如万科旗下的泊寓一些房间是没有洗衣机的 , 只能去公共洗衣机花钱洗衣 。
这么来看 , 房企的长租公寓与其他长租公寓堪称两个物种 。
杀出重围走向何处?
尽管看好长租公寓的房企不少 , 然而真正舍得下血本的却不多 。
据中研网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 , TOP30房企中逾6成公司涉足长租公寓 , 其中万科旗下的泊寓和龙湖旗下的冠寓新增规模占TOP10房企长租公寓新增规模比例近6成 。
简而言之 , 万科与龙湖走在行业的前列 。
公开资料显示 , 泊寓累计进入33个城市 , 开业房间数超13万 , 在租客户超15万人 , 整体出租率94% , 续租率55% , 累计服务40万客户 , 上半年营收10.5亿元;冠寓开业房间数约7.9万间 , 整体毛利率在32%~35% , 出租率达到88.6% 。
此背景下 , 房企要在赛道上更进一步 , 仍有两大挑战无法忽视 。
一方面 , 长期盈利模式仍不明朗 。 长租公寓土地成本高、回报周期长 , 亏损成为行业的代名词 ,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房企的现金流负担 , 而在持续亏损状态之下 , 有的房企将其剥离独立经营以避免影响主业 ,
因此 , 在长期盈利点仍在摸索的背景下 , 主流房企虽看好长租公寓的前景热情参赛 , 但敢于投入重兵的却寥寥无几 。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一个解决思路是利用集体土地建设长租公寓 , 企业仅仅获取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 , 从而无需缴纳巨额的土地出让金;另外一个解决思路是为卖房引流 , 长租公寓的租金在一定年限内100%抵购房款或车位款 , 从而转嫁经营成本 。 ”
另外一方面 , 短时间无法成为核心业务 。 房企投资的长租公寓虽然增长较快 , 但与主业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 那可是一个17万亿元的市场 , 这意味着房企的重心难以在短时间内迁徙 , 进而就无法获得更多资源的倾向 。
“当前房地产开发仍是房企主业 , 且长租公寓多处亏损状态 , 因此规模较小 。 ”中原地产上海首席分析师卢文曦称 。
譬如2020年上半年 , 万科长租公寓业务营业收入为10.5亿元 , 而总营业收入约1463.5亿元 , 占比不足0.72% 。
对此 , 郁亮近日也表态:“未来5~10年 , 万科收入的大头来自地产开发 , 这一点不会改变 。 ”

|蛋壳之后,房企们能否成为长租公寓的“解药”?
文章图片
图4/4
万科董事长郁亮
从这个角度来看 , 长租公寓市场野蛮生长或告一段落 , 曾经在赛道落后的房企在合规时代或加快追赶的步伐 。
至于 , 行业如何从亏损走向盈利 , 仍要继续寻找答案 。
【|蛋壳之后,房企们能否成为长租公寓的“解药”?】(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