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科普贴)你知道的航空3D打印,你不了解的3D打印保护手套箱~

中国航天如火如荼
2021年12月 , 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其运载火箭 , 顺利将五颗商业卫星精确送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 在中国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型号中率先迈入了商业化发射交付的新阶段 。 卫星制造方面 , 在新基建的推动下 ,中国出现了以遥感卫星和窄带通信卫星为主的千乘探索 , 主要研发宽带通讯卫星的银河航天等等卫星制造企业 。 2015年起 , 以九天微星、微纳星空、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星众空间等为代表的商业卫星企业纷纷创立 , 并已经制造、运营了多颗卫星 。 此外 , 在航空领域 , 还出现了超音速飞机制造的民营企业 , 在这方面凌空天行是中国从事商业高超音速飞行产品研发和应用的高科技企业 , 掌握了气动、控制、防热等多项核心技术 。
而在这些成就背后:金属3D打印变得越来越重要 ,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五院总体设计部作为火星探测器的抓总单位和结构机构分系统研制单位 , 采用金属3D打印完成了祝融号火星车相变储能装置结构及承载结构合计30余套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应用 。 大幅减少结构件数量 , 实现了产品减重40%~60% , 研制周期缩短50% 。
航空|(科普贴)你知道的航空3D打印,你不了解的3D打印保护手套箱~
文章图片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多领域应用 , 3D打印助力中国航天
—2021年2月5日 , 零壹空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OS-X6B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暨“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发射场成功发射 , 试验载荷成功分离 , 全程飞行正常 。 该枚火箭为零壹空间OS-X系列商业火箭 , 是为航空航天技术验证量身打造的专用飞行试验平台 , OS-X6B火箭首次采用3D打印姿控动力系统产品飞行 。
—2021年4月23日 , 空天引擎自主研发的“炎驭一号甲”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完成协调性热试车 , 中国航天报进行了报道 。 “炎驭一号”系列发动机核心部件推力室、燃气发生器等均采用3D打印工艺路线 , 设计灵活性大幅提高 , 制造效率显著提升 , 大幅度降低了小型泵压式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周期和成本 。
—2021年5月15日8时20分左右 , 中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 。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消息 , 航天五院529厂针对“嫦娥”系列、火星探测器等新一代轻量化航天器发展需求 , 积极开展3D打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3D打印的产品研制周期明显缩短 , 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
航空|(科普贴)你知道的航空3D打印,你不了解的3D打印保护手套箱~
文章图片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
以上还只是3D打印应用于航天领域的一小部分案例;全新的增材技术 , 不仅能做到更快更好 , 减少材料浪费 , 真正地做到根据需求“量身制作”;过去的2021年 , 中国的3D打印市场呈现出三大典型发展趋势:产业化、新商业模式涌现、金属3D打印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 尤其是在上面提到的航空航天领域 , 3D打印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