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现出了快手相( 三 )
然而 , 商汤将AI技术应用到具体项目时 , 长期面临AI模型复用性差的难题 。
例如 , 身份识别是AI技术的重要运用 , 也是占比最高的收入板块之一 。 但在不同的落地场景中 , 客户需求差异巨大 , 技术提供商必须为其量身设计AI模型 , 并经过充分训练 , 才能投入使用 。
AI公司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做出高度定制的算法 , 却很难二次运用到其他项目中;产品难以规模化推向市场 , 竞争壁垒也就无从谈起 。 也是因为如此 , 包括商汤在内的“AI四小龙”被部分网民戏称为技术外包公司 。
此外 , 技术难以复用 , 势必导致研发成本的不断攀升 。
过去近4年里 , 商汤研发费用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45.9% , 一路提升至2021上半年的107.3% 。 相比之下 , 海康威视、大华等公司同样涉足视频安防领域 , 但研发投入占比只有10%左右 。
商汤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 去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 商汤推出一套名叫SenseCore的AI基础设施 , 以自动化、自适应的方式生产AI模型 , 取代了定制化模型所需要的大量人力 , 可实现AI模型量产 。
但在去年底递交的招股书中 , 商汤披露计划把60%的上市收益投入研发 。 这或许表明 , 距离真正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AI模型 , 商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B
除了长期亏损外 , 外部市场环境也制约了商汤的营收增速 , 阻碍商汤股价继续冲高 。
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 , 商汤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及16.5亿元 , 2020年的收入增速仅为13.8% , 相比2019年大幅放缓 。
对于一家处于上升期的科技公司而言 , 每年十几个点的收入增速并不算高 。 尽管有疫情的拖累 , 但市场竞争格外激烈 , 是商汤营收增长减速的重要原因 。
商汤旗下业务分为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及智慧汽车四大板块 。 2021年上半年 , 这四块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是39.2%、47.6%、8.9%及4.3% 。
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是商汤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 合计占比接近9成 。 这两块业务的客户主要是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 , 包含众多具体应用场景 , 部署场合包括工厂、写字楼、公共设施、商业园区等 。
例如 , 商汤曾与上海深圳、西安、郑州等地的地铁系统合作 , 推出智慧出行平台 , 实现“脸码互通”过闸机 , 乘客可选择刷脸或刷二维码进出站 。
文章图片
图5/6
面向B端和G端AI需求的市场不算小 , 但竞争格外激烈 。 除了旷视、云从等AI公司外 , 商汤还需要面临海康威视、大华等传统巨头的竞争 。
推荐阅读
- 财联社|比尔·盖茨谈疫情前景:奥密克戎后不太可能出现传染性更强的变种
- 天月|小米 MIUI 音乐 App 现已支持腾讯大王卡免流
- 恐龙|广东一地,首次发现恐龙足迹!系初中生偶然发现
- 人物|盖茨:Omicron之后不太可能出现传播性更强的变种
- IT|加拿大研究显示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儿童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 Microsoft|支持LTE Advanced的Surface Pro 8现在可以从微软官网订购
- 中国证券网|比亚迪万亿市值何时实现?这家券商预测:就在今年
- 创事记|游戏行业现最大收购案,Take-Two收购Zynga有何考量?
- 团队|嫦娥五号新发现!1吨月壤大约有120克水
- IT|研究人员称发现结合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的新病毒变种 多位专家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