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跳跃|曾经霸榜App商城的《涂鸦跳跃》,为何如今没人玩了?( 三 )

跬步而积千里”的意味;火箭和大火箭功能自然与上述道具大同小异 , 不过相比之下飞得又快又远 , 更显爽快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 , 以上提及的大多数道具在2009年的原版游戏中都是不存在的 , 而这游戏道具上愈发夸张 , 烧钱 , 更让玩家们喜闻乐见的重重迭代上 , 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出《涂鸦跳跃》超越彼时单机买断制手游作品的又一大重要创新——某种程度上这游戏算是开启了持续运营手游的先河 。

即便我已经加上了“某种程度上”以求严谨 , 但将《涂鸦跳跃》归类为持续运营游戏仍不甚准确 。 至少在2013年之前 , 《涂鸦跳跃》明显地迭代大多体现在了这游戏在不同平台上或主动或被动的不同表现 。
比如相比于2009年IOS平台的原版游戏 , 2010年登陆安卓和塞班平台 , 2011年登陆Windows Phone的游戏版本都有着明显到足以影响游戏体验的卡顿——把这成为“迭代”确实有些嘲讽拉满的意味 , 但另一方面恐怕也正是这恼人的卡顿催促了制作组Lima Sky或可能的民间团体为游戏安卓版本制作了圣诞 , 丛林 , 万圣节等不同场景 , 引入了怪物 , 陷阱和嘴炮射击的全新机制还算成功地缓解了卡顿对游戏造成的影响 , 由此催生的新道具新模式自然也被延续到了2012年后 , 这游戏移动平台上更稳定的后续版本中 , 成为了游戏日久弥新的有力保证 。

到了2013年 , 这迭代就相对正常 , 也明显了许多:
登录了Xbox360和3DS的《涂鸦跳跃》由原作中的无限试炼变成了一款更适合客厅寻欢的 , 由不同场景下独立关卡构成的跳台动作游戏 , 当屏幕右侧伪装成旗杆的进度条到达了终点 , 巨大蹦床上货真价实的旗杆也将游戏狂欢属性推上了最高潮;而在经过多年的细微的缝缝补补和增增减减后 , 诞生于2019年的《涂鸦跳跃:银河》更是直接迭代成了一款有着3D建模的 , 第三人称平台跳跃游戏 , 画风精致了不少 , 场景丰富了很多 , 操作手感也是异乎寻常地精确流畅 , 只不过嘛……这类以卡视角 , 高难度而闻名 , 且当时就已逐渐式微的平台跳跃游戏可根本容不下《涂鸦跳跃》易学难精的快乐 , 至此Lima Sky伴随自家一代手游经典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似乎已成定局 。

可能是由于Lima Sky除去《涂鸦跳跃》外的其他销量过于惨淡 , 而《涂鸦跳跃:银河》无奈且并不成功的创新也昭示了这一IP在核心玩法上已逐渐走上的尽头;可能是这个游戏团体仍保留着自己“游戏小作坊”思维定式 , 不愿意或是无力彻彻底底地挖掘手中IP的商业价值;亦或是由于《涂鸦跳跃》中的主角形象设计确实与插画师伊丽丝·格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因此法律层面上Lima Sky注定很难将小外星人带来的利润据为己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