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关注新型网络诈骗:受访者指出购物和网贷诈骗最常见( 二 )


北京某高校员工杨婕(化名)不久前就遇到一次诈骗,差点中招 。“先是有个号码一直给我打电话,我就接了一下,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事 。对方说我快递丢了,他们是快递官方客服,要以3倍的价钱赔付我 。把哪家的快递、哪里发出的、快递单尾号都说得很准确,我就相信了,算了一个3倍的价钱告诉对方,是104.7元,结果对方说赔我108元,让我加他的QQ号 。到这里我就意识到了不对劲,如果是赔付直接走官方平台就好了,怎么会要求加QQ号,于是我没搭理,挂了电话” 。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国家反诈中心的客服小姐姐就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刚刚我接了个诈骗电话,问我有没有配合他们操作,听到我说没有,她才放下心来 。之后我还接到了联通的提示短信,告知我诈骗电话是境外电话 。”杨婕说,在反诈骗方面国家已作了很大努力,并且初见成效,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时刻被保护着 。
调查中,73.2%的受访者期待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组织共同重视“反诈骗宣传”工作 。
向辉认为继续加大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针对在不同年龄段和特定职业人群中发案率较高的诈骗类型,进行有重点地分类宣传 。
张鹏认为,需要督促企业对个人隐私信息加强保护,如今随便注册一个软件就需要不少隐私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泄露出去,骗子在一开始就能掌握你的关键信息,博取信任,就很容易实施犯罪活动 。
李嘉说,如果人人都是反诈高手,那么骗子自然无处遁形,相关部门要及时对出现的新骗术进行研究和公示,帮助大众了解、识别新型骗术 。
打击网络诈骗,大家还有哪些期待?调查中,71.3%的受访者建议宣传的形式多样化,不局限于贴海报,发传单等,63.7%的受访者认为要督促企业对个人隐私信息加强保护,58.5%的受访者建议将反诈骗宣传的工作加入绩效考核,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41.0%的受访者认为各部门应形成合力,加强对犯罪分子的线下打击力度 。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认为,第一,相关监管部门,包括公安部门、司法部门等,要加大对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一种常态的工作机制,这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第二,相关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要采取更多技术措施,发现某些网址、二维码或软件的问题,提醒用户谨慎访问,同时及时把线索提供给监管部门;第三,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安全上网的意识,了解一些网络诈骗常用的手段和防骗方法 。
受访者中,00后占13.4%,90后占58.1%,80后占28.5% 。所在地是一线城市的占30.1%,二线城市的占42.1%,三四线城市的占23.0%,县城或城镇的占3.7%,农村的占1.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