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背靠大树,元宇宙会翻红VR设备吗?( 二 )
尴尬的是 , VR设备始终要用一条线 , 告诉用户:你们永远也逃不出我的控制 。 无论是任天堂、PS VR等游戏玩家 , 还是HTC Vive 、小米VRE都没有办法“释放人性” 。 VR产品通常体积庞大 , 不便携 , 需要和电脑进行复杂的线路连接 , 把用户框到一个“圈圈”里 , 经典地“画地为牢” 。 虽然小米、HTC等厂商推出的一体机 , 便携性有所提升 , 但是佩戴超过10分钟 , 一般人都会感觉头晕、恶心 , 这简直就是致命打击 。 人性就是懒惰 , 总想躺着就把事情都给做了 , VR设备却要让用户克服头晕 。 在非刚性需求领域 , VR产品自然会遭遇冷眼 。
背靠大树 , 元宇宙会翻红VR设备吗?
2016年是中国VR的投资元年 , 尴尬的是 , 只有这么一个火爆的元年 , 然后 , VR就变成了过气明星 。 如今回头看看 , 5年之前的情况就是市场很热 , 但是消费没有起来 , 包括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等工业体系基本没有 。 而5年之后 , 元宇宙热度提升 , 好像又是一个新的轮回:现在 , 大家感觉元宇宙就是一道“技术佛跳墙” , 而在这一锅乱炖中 , VR技术应该是一味主要的食材 , 以至于 , 冷眼许久的VR概念借助元宇宙再度翻红 。
现在 , 元宇宙的投资非常火热 , 一些金融人坦言:现在赚钱有条捷径 , 只需要搞点和元宇宙相关的概念就可以了 。 幸运的是 , VR的投资早已变得理性 , 今年的投资案没超过30件 。 显然 , 资本正等着VR尽快成熟起来 。
如前文所述 , VR头盔是一些反人性的设备 , 事实上 , 没有用户愿意为了一个“非刚需”的活动 , 去克服生理上的不适 。 这其实也凸显出VR的定位问题 。 显然 , 虚拟世界更靠近游戏、娱乐产业 , 用来消耗人们的剩余精力 , 也就是非刚需产业 , 但显然 , VR的内容远不止于此 。 这两年因为疫情 , 世界格局正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 包括教育、医学等行业都在经历重组 , 正是VR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 比如通过VR设备完成复杂的教学课程 , 把文字、图片、电视教程 , 构建成为立体而完整的学习模型;医院则可以通过数据采集 , 再利用VR技术做更加明智的判断;据说 , 日本的小小影片产业 , 也想借助VR技术来修正画面 , 升级用户体验 。 显然 , VR技术在“元宇宙时代”大有可为 。
当然 , 要想让产品落地 , 势必要从硬件、软件上做出革新 , 涉及芯片、显示器、光学器件、声学、传感器等等 , 这些行业都需要认可元宇宙和VR的前景 , 同时 , 获得相应的投资 。 笔者能想到的愿景:VR设备被浓缩成为一个普通眼镜的大小 , 靠无线信号连接 。 普通人能接受眼镜 , 自然也会接受VR设备 , 更重要的逻辑是:如果VR场景能囊括教育、医学等刚需领域 , 反人性也能热卖 。 (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推荐阅读
- 新浪科技综合|一加 10 Pro首发评测:有颜有料,产品力全面增强
- 硅片|客观看待硅片价格下降
- 益生菌产品|益生菌产业发展有了指导方向
- 中关村在线|iPod touch“领衔” 2022年苹果将淘汰这些产品
- 快科技2018|防止“零元购” 苹果研发iPhone/iPad等产品防盗抢专利
- 新浪科技综合|Ymcinema:松下放弃电影摄影机产品线
- Intel|Intel NUC迷你机产品线调整 12代酷睿平民版被砍
- 硬件|全志科技:12nm CPU相关产品正处在研发阶段 目前暂无详细时间表
- 手机|【品牌】720P入门机魅蓝10明天发 魅蓝手机官宣回归首款产品
- 产品|如何看待OPPO官宣Find N 折叠手机全网预约量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