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思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在一线)

“6600万年前 , 恐龙从这个星球上消失了 。 要揭开恐龙灭绝的原因 , 还要从地球科学讲起——如果将地层比作是一本‘天书’ , 那么其中蕴含的化石则是书中的‘文字’ 。 这就是我们开设这门通识课的价值 。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一开口 , 就吸引了在座的100多名新生 。
这里是南京大学为大一新生开设的“科学之光”项目课程 。 沈树忠教授通俗的语言、幽默的比喻 , 展示的精美图片和视频 , 还有自己从事科研数十年来的亲身经历 , 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们与科学的距离 , 课堂气氛积极而踊跃 。
“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 , 南京大学启动‘科学之光’项目 , 共有8位院士 , 以及29位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参与授课 。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介绍 , 课程引领大一新生遇见大师 , 感受科学价值、发掘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 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生动实践 。
王牌专业的顶尖院士给非本专业的大一新生上课 , 是不是“资源浪费”?“正相反 , 通识课涉及跨学科知识 , 既可以使大一新生拓展知识面、认识和了解科学 , 适应从高中生课程学习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转变 , 也能让年轻学生与科学家‘亲密接触’ , 激发他们对学习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 ”沈树忠说 。
地球科学是什么样的学科、生命如何演化?“金钉子”是咋回事?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 , 让俄语专业大一学生梅思婕感觉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
“沈院士讲到恐龙的故事时说 , ‘科学的发现是不分学科和国界的 , 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 给我很大的启迪 。 ”梅思婕说 , 在大一刚入学时就能接触院士、长江学者这样的“大先生”感觉很幸运 , 在有趣生动的课堂上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 更能面对面领略到他们坚持不懈、奋斗向上的精神 , 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
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 , 也延伸到课堂之外 。
从教二十余年的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 , 在平时与学生们“亦师亦友”——除了钻研课题、探讨学术之外 , 也交流分享职业道路和人生选择的经验 。 “老师 , 想转专业怎么办?”“下一步是求职还是深造?”“干一行爱一行 , 还是爱一行干一行?”面对学生们因身份转变而感到的迷茫 , 他常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劝导大家 。
“我本科读的是力学专业 , 但对超导物理这一前沿学科很好奇 , 就去考物理专业研究生 。 因分数原因被调剂到近代物理专业 , 其间听了天体物理的一个讲座并产生浓厚兴趣 , 就到南大天文系读博士 。 但3个阶段的毕业论文都被评上优秀毕业论文 。 ”这是陈鹏飞经常举的例子 , 勉励大家“既不要怕试错 , 直到找到愿意奉献一生的学科领域;但也要认真对待人生每一步 , 它们都是达成目标的基础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