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钳工皓哥与“大国重器”
周皓的徒弟们叫他皓哥 , 既是因为他亲切 , 也是因为他的“威望” 。
刚过不惑之年的周皓谈起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 , 就是来到了深海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这个位于三亚市的海边院落 , 近几年来不断创造和改写着我国深海科研领域的新纪录 。
一直自称“普通一线工人”的周皓和我国这些深海探索新纪录有着紧密关系:从2016年加入深海所 , 他曾3次随“探索一号”科考船去万米海域——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科考 , 解决了各项深海科研装备的技术难题198项 , 合理升级改造86项 , 使国产自主研发的科研装备取得多项国际、国内第一 。
作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科研单位之一 , 深海所注定与周皓“有缘” 。 2016年以前深海所还在筹建 , 那时周皓已是多个全国最高荣誉的获得者:2014年 , 周皓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2015年又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
这些离不开周皓的个人努力 。 虽然仅是技工学校钳工专业毕业 , 但周皓在有着20余万产业工人的老东家辽宁阜新矿业集团 , 是当年唯一的一名高级技师 。
在东北时就奉行“干事就要干到第一”的周皓意气风发 , 过硬的技术和扩大的人际圈给周皓带来了新机遇 。
2016年年初 , 深海所筹建进入冲刺阶段 , 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兵买马” 。 与周皓熟悉、在辽宁工作的一位中科院院士建议周皓去深海所 。 听到要离开工作10余年的辽宁 , 去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热带三亚 , 妻子又刚怀孕 , 那时的周皓有些迷茫:“自己就是个钳工 , 去深海所能干啥呀?”然而 , 这位院士没有放弃 , 之后的半个月里天天给周皓打电话 , 劝说周皓放弃顾虑 , 去闯出一番新天地 。
周皓感动了 。 经过层层考核 , 顺利入职深海所 。
2016年3月 , 周皓来到三亚 , 深海所新址还要两个月才能正式挂牌 。 两个多月时间里 , 周皓和一位同事每天坐公交车 , 到站后再走40分钟的路才能到工地安装调试设备 , 一天下来 , 鞋上全是泥巴 。
凭借着工作20多年零件加工制作零失误的过人本事 , 周皓开始在深海所大显身手 。
2017年7月 , 周皓跟随“探索一号”科考船 , 赴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 。
海底地震仪受损了!受制于船上条件 , 没有专业维修设备和可更换的零部件 。 经过仔细搜寻 , 周皓发现用来包装海底地震仪的15块塑料垫板 , 可以代替受损仪器上的特种塑料;船舱中用来防水的尼龙板 , 可以代替玻璃纤维修复受损的抛载器 。 周皓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才将43套海底地震仪 , 90多个不同形状、不同结构的受损配件修复完成 。
紧接着在布放海底着陆器时 , 由于海况恶劣 , 一个巨浪把即将入水的着陆器托起来又扔了下去 , 因为还没有和母船分离 , 巨大的冲击力把承载着150多公斤压载铁的定时释放器拉坏 , 问题又出现了 。
推荐阅读
- 试验|国内首次!我国深海无人潜水器又有新突破
- CHINA|中国最深海底隧道首台盾构机正式掘进
- 深渊|人类活动释放的汞污染已达最深海域
- 麦鱼|加州600米深海惊现“外星鱼”,头部半透明,大眼珠发绿光
- 都朝上|美国深海拍到透明脑袋绿眼怪鱼
- 深渊|人类首次抵达雅浦海沟8919米深的未知区域!上海交通大学“四人深海科考团队”2次挺进万米深蓝
- 深海|“奋斗者”号完成21次万米深潜
- 上海|上海唯独还缺一个“深海博物馆”
- 海洋|“深海勇士”汪品先:“我剩下的这些年,想再踩出一个脚印”
- 大会|从黑洞探寻到意念打字 再到畅游万米深海的软体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