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起底西安一码通宕机:中国电信仅花3天研发 分包采购引质疑

1月4日 , 西安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 当地健康码——西安“一码通”再次出现大面积宕机故障 , 给正在为“实现社会面清零”的西安市平添一分波折 。
《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 张宇轩

视点·观察|起底西安一码通宕机:中国电信仅花3天研发 分包采购引质疑
文章图片

(1月4日 , 西安“一码通”出现大面积宕机故障 。受访者供图)
这已经不是西安“一码通”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了 , 本轮疫情中 , 2021年12月20日就已经发生过一次“一码通”故障 。两周之内 , 西安“一码通”两次宕机 。
1月5日 , 在第47场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 , 发言人就疫情防控中出现的种种状况表现出积极解决的态度 , “疫情防控工作中 , 出现了很多难以预料的突发紧急情况 , 虽然我们提前预判、做了准备 , 但仍有纰漏 , 有些服务保障没能及时跟上 , 给群众带来一时不便 , 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积极解决 。”
1月6日 , 《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人员致电西安“一码通”客服热线 , 对方回复 , “目前‘一码通’的检修已经完成 , 之后也再没有接到过市民反馈有系统崩溃的情况 。”
但宕机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两次?
为什么会宕机?
有关方面解释1月4日“一码通”宕机故障的原因称 , “(事故因)短期内用户访问量激增 , 访问量达到正常时峰值的10倍以上 , 造成网络拥堵” 。
这样的解释几乎是照搬了2021年12月20日“一码通”故障时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刘军的说法 。当时 , 刘军针对“一码通”宕机故障向公众致歉并作出解释 , 其中还给出了当时颇具争议的建议 , “建议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展码、亮码” 。
此事曾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 被网友戏称为“非必要不亮码 , 必要时码不亮” 。
疫情防控中 , “一码通”的重要性无须赘言 。时隔两周 , 在同一问题上再度“翻车” , 相关责任人难辞其咎 。1月5日凌晨 , 西安市委组织部宣布 , 西安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军因履职不力 , 被停职检查 。
【视点·观察|起底西安一码通宕机:中国电信仅花3天研发 分包采购引质疑】一位资深电子技术业内人士向采访人员分析 , 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 , 西安“一码通”频繁崩溃的原因大概率是没有解决好大数据并发的问题 , 该系统有可能在代码的性能和逻辑、使用场景测试以及服务器硬件设备等方面存在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