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济南一高中老师打造“魔法课堂” 两年引入40多个小实验( 二 )


于承霖在给学生讲“空化原理”时 , 想做一个空手碎瓶的实验 。 他先是准备很多啤酒瓶 , 测试好多次 , 手都拍肿了也没成功 , 后来改成用橡胶锤拍 。 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其中的奥秘 , 于承霖向学生们展示摄像机拍下的瞬间 。 “啤酒瓶下的小气泡消亡了 , 啤酒瓶就碎了 , 这其中蕴含着一个物理规律——空化 。 ”
实验|济南一高中老师打造“魔法课堂” 两年引入40多个小实验
文章图片

于承霖在上课 。孙婷婷 摄
于承霖轻松活泼的“花式”教学方式 , 让原本枯燥的物理课堂变得有意思起来 。 在高三三班学生王翘楚看来 , 于老师将书本中难懂的物理知识 , 变成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实验 。 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 更成为高三紧张学习日程中的一种“调剂” 。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 , 于承霖还是一位“科普类博主” 。 在他的“你身边的物理学”科普栏目中 , 已更新“断了电的插座还有电你信吗”“为什么在商场试衣服更好看”等视频 。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 , 为更多人普及物理科学知识 。
于承霖说 , 新高考“3+3”模式下 , 物理学科对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综合素养要求更高 , 考察学生的创新、变通能力 。 “老师讲解定理 , 学生不断刷题这种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 不再适应新形势 。 ”下一步 , 于承霖计划尝试做更多新实验让物理知识活起来 ,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物理方面的问题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