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不是好生意,它可比做口罩难多了
文章图片
图1/5
【|核酸检测不是好生意,它可比做口罩难多了】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冯晓亭编辑|赵磊
来源:燃财经(ID:chaintruth)
今天是春运第一天 , 有很多归乡心切的人已经踏上了旅途 , 但是在此之前 , 他们要先拿到回家通行证——核酸检测证明 。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 农村地区返乡人员需持七日内核酸检测证明 , 并在返乡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做一次核酸检测 , 返回城市人员则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即可 。
但是随着春节临近 , 多地陆续出台细则 , 几乎都比卫健委的要求更为严格 , 不管城市还是农村 , 不管去哪里 , 核酸检测证明几乎成了绕不过的一道手续 , 巨大的需求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
“(北京)公立医院120元一次 , 第三方机构一次收费在100-300元不等 , 现在国家要求返乡就得做一次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以下简称‘核酸检测’) , 我觉得这生意绝对比卖口罩好!”
在国务院发布《方案》后 , 在家待业的夏炳就开始为他的“创业计划”做着前期准备工作 。
“交通运输部预计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在17亿人次左右 , 日均差不多4000万人次 。 ”在看到这条快讯时 , 夏炳觉得自己太有“先见之明”了 , 于是他开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 , 尝试获知试剂盒的成本 , 在他眼里 , 核酸检测所用到的最大成本支出就只有试剂盒 。
“我做过核酸检测 , 不就是工作人员拿着棉签在我喉咙里刮一刮 , 棉签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 ”
但夏炳发现 , 自己“发财梦”很快就醒过来了 , “在网上查询有关申报条件时 , 我才知道有那么多的要求 。 此外 , 我还发现2020年3月份便有人在论坛里讨论核酸检测收费的问题 , 我才知道原来防疫服和人工成本比试剂盒还贵 。 ”
业内人士卡布达告诉燃财经:“一次核酸检测包括物料成本、运输成本、人力成本、仪器成本等众多方面 。 一个具有检测能力的实验室需具备齐全的仪器 , 生物安全柜、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等机器价格并不低 。 ”
实际上 , 和夏炳一样想投身核酸检测业掘金的人并不少 , 而最后往往也和夏炳一样 , 被行业的高门槛拦截在外 。 与此相对 , 核酸检测概念股在资本市场中深受热捧 , 开展核酸检测业务的多家公司的股价节节攀升 , 早在2020年3月 , 国家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之时便有了上涨的苗头 。
从武汉全员免费核酸检测起 , 每次局部爆发之时 , 各地基本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的原则 , 在定点区域范围内开展免费检测 。 从武汉10天完成990万人全员检测 , 到青岛5天完成1089万人全员检测 , 再到石家庄3天完成1100万人全员检测 。 不变的检测方式 , 变的是检测速度大幅提升 。
某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认为 , 核酸检测效率的大幅提升 , 与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的增多以及试剂盒、防护服等物料充足有很大关系 。
华安证券在1月21日发布的《医疗器械行业点评:春节期间返乡人员核酸检测政策点评》显示 , 通过对返乡人数和检测次数的估算 , 预计核酸检测产品的总规模为150-300亿元 , 核酸检测服务的规模为600-1200亿元 。 这意味着春节返乡有关政策的后续实行 , 将分别给核酸检测产品的生产厂商和检测服务提供商提供百亿和千亿级别的市场增量 。
无论如何 , 核酸检测现今已成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常态项目 , 这是一门拥有千亿规模的好生意 , 但也是众多投机者“可望不可即”的生意 。
核酸检测报告是个通行证
“从前 , 乡愁是一张张火车票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张张核酸检测报告 。 ”在得知春节返乡相关防疫工作要求后 , 在北京实习的幸苗将网上看到的这个段子转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 动态发出不久后 , 便引起不少同是在外工作的朋友的共鸣 。
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信息 , 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且每隔7天还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幸苗向燃财经诉苦 , “我也知道这些措施都是出于防控疫情考虑 , 可我也是一名普通打工人 , 返乡所产生的核酸检测费用全部自费 , 而且有效期还只有7天 。 按照我的假期时长 , 我最少需要做三次核酸检测 , 以北京公立医院120元一次核酸检测的价格为例 , 我需要负担360元的检测费用 , 而我一天实习工资也才120元 。 ”
然而 , 对于刚经历过西城全员核酸检测的陈丹来说 , 金钱显得不太重要 , 耗费的时间才让人心痛 , “我整整排了三个小时队才完成了采样 , 终于能体会到网友所说的‘排队一小时 , 检测一分钟’是什么心情了 。 ”
陈丹也对核酸检测所花费的时间深感疑虑 , 因为她身边多位统一检测的朋友 , 每个人花费的时间都不一样 。 “我一位家住东城的朋友说他所在街道按社区统一组织安排居民分批次进行检测 , 前后只花了20分钟就完事了;和我一样在西城的朋友也说 , 统一听从社区安排 , 排队时间不长;而另一位西城的朋友则排了接近四个小时队 。 ”
陈丹认为 , 即便是同个区域不同社区和街道之间的检测效率都会有所差异 , 那么临近返乡前 , 在没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安排 , 需要个人自行前往核酸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情况下 , 做一次检测所耗费的时间可能更长 。
“排队时间太长了 , 我宁愿选择多花点钱找第三方机构上门检测 。 ”陈丹告诉燃财经 , 北京一次上门检测的费用在250元左右 , 价格比公立医院贵两倍多 , 而如果是多人团体检测情况下 , 第三方机构还会按照团体总人数进行降价 。
文章图片
图2/5
图 / 燃财经拍摄
与此同时 , 家住燕郊的在京工作者李辉收到了需要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的通知 。
“这该是我这个月以来的第四次核酸检测了 。 ”李辉告诉燃财经 , 第一次核酸检测时间是1月8日 , 那日他原计划如往常一样与朋友拼车进京上班 , 结果还没出发就收到“通勤人员进京 , 需持14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通知 , 而这规定在前一日下午便已经公布 。
为了能够进京上班 , 李辉一行人只得前往医院做核酸检测 , 但李辉低估了燕郊通勤人员的数量 , “开车围着燕郊绕了一圈 , 去的好几家医院都是爆满状态 ,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人数还算少的医院 , 依旧排了好几个小时队 。 ”
李辉原以为在零下的寒风中排队4个小时拿到的“进京通行证” , 足以让他往后14日内进京无忧 。 但事与愿违 , 1月11日下午 , 他看到“倡导北三县及其环境周边区域入京人员居家办公”的相关快讯 , 隐约觉得自己离居家办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 果不其然 , 次日 , 环京多地紧急发布全市做核酸检测且要居家7天隔离观察的通告 。
李辉回忆 , 他在1月12日和1月15日分别参与了第一和第二轮全员免费核酸检测 , 1月18日晚收到小区在19日解禁的通知 , 同时还组织了一次自费自愿形式的核酸检测 。 李辉并没有进行18日晚的核酸检测 , 他本着“试一试”的心态 , 如果进京还需要72小时以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他再去医院做一次 , 但好在1月19日进京一路顺畅 , 检测证明有效期从72小时延长到了14日 。
“说实话 , 有条件我还是会选择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 。 给我进行两次免费检测的都是第三方机构 , 我能理解做检测时录入个人信息 , 可是我明显感受到自从做了核酸检测后 , 骚扰电话变多了 , 而且时间点正好是两次核酸检测后 。 ”
李辉认为第三方机构存在泄露居民信息的嫌疑 , 但一切都只是猜疑 , 并没有明显证据指向第三方机构 。
正常情况下 , 1月31日将是李辉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的日子 , 对他来说 , 14天甚至有可能是7天一次核酸检测或成常态化 , 毕竟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除了是返乡人员回家的通行证 , 也是他上班的通行证 。
核酸检测的火热生意
对于幸苗、陈丹和李辉来说 , 做一次核酸检测以获得一个通行“资格”的规定他们表示理解 , “疫情当头 , 注意防范 , 对自己也好对别人也好 。 ”幸苗说道 。 但他们也对核酸检测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效率、费用、隐私保障等问题表示不解 , 其中他们最关心的还是检测结果可靠性问题 。
1月17日 , 官方通报了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核酸检测结果被谎报一事 , 迄今为止 , 该事仍在社会上热议 。 “官方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都能出现谎报 , 太荒唐了 。 ”陈丹认为 , 虽然事发后当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 有效扼制事态的恶化 , 但她仍心存芥蒂 , 甚至开始怀疑核酸检测的可靠性 , “瞒报之前 , 就常有新闻报道感染者经过多次核酸检测后结果才显示阳性 。 ”
对于陈丹的疑问 , 某地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向建军对燃财经作出的回答是 , “核酸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受多方面影响 , 采样水平、采样人员操作、个体新冠病毒载量等因素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 不排除有些个别特殊病例 , 其自身携带的病毒载量非常微量 , 需要经过多次检测才能检测出来 。 ”
向建军强调 , 核酸检测作为常规的防疫工作 , 是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的重要手段 , “核酸检测结果的可靠程度还是很高的 , 多次检测才显阳性这种情况还是属于小概率事件 。 ”
此外 , 向建军同样认为第三方机构瞒报、谎报检测结果同样也属于小概率事件 。 “从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 国内进行核酸检测的次数有上亿次 , 从事核酸检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全国也有成百上千家 , 但一年来只发生了济南华曦医学检验实验室一起事故 。 不可否认第三方检测机构会存在些问题 , 但我们也要看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提高检测效率上所做出的贡献 。 ”
不可否认 , 自从证实核酸检测是一个快速有效的检测方式后 , 核酸检测的需求一直存在 , 而随着疫情呈现多地局部爆发和零星散发发展态势 , 以及年前返乡人员所需核酸检测的要求推行 , 核酸检测需求肯定会迎来井喷式增长 。
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需求量大幅增加的同时 , 资本市场的反映也十分迅速 , 1月20日《方案》公布后 , A股与核酸检测相关的概念股直线拉升 , 其中还有多支股票涨停 。
文章图片
图3/5
实际上 , 相关企业对自己的业绩也是信心满满 。 根据明德生物在1月13日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5亿元 , 同比增长959.58-1104.07% 。
而据达安基因在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 其对2020年度业绩预计比明德生物还要耀眼 , 达安集团预计公司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2亿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2069-2286% 。
对核酸检测需求猛增的现象 , 某省会城市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林美玲有切身体验 。 “自从我升级微信版本后 , ‘忙’成了我这几天微信的唯一状态 。 ”李美玲告诉燃财经 , 她所在检验实验室除了承担上海本地的核酸检测外 , 还会承担周边一些城市的检验工作 。
“在一些小城市或县城的医疗机构或公共卫生机构不具备大量检验能力的情况下 , 他们会选择和我们这样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 。 他们完成咽拭子采样和样本保管工作 , 后续在实验室的工作则由我们承包 。 ”
据李美玲透露 , 其所在公司在2020年5月份才通过审核 , 成为‘具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后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业务贡献的收入占比最高 。
核酸检测有多赚钱?
“忙是真的忙 , 但报酬也挺喜人 。 ”讲到这 , 李美玲放松了语气 , “公司为了激励我们员工 , 年终奖也提前发了 , 据我预计 , 1月份到手工资会翻番 。 ”李美玲觉得这一切都得益于公司领导的决策 , “我们公司之前主要从事妇幼保健分子诊断 , 有HPV检测、STD核酸检测等产品 , 也算与核酸检测有关系 。 ”
据李美玲透露 , 第三方检测机构并不像大部分人所认为那样 , 属于“躺着”赚钱 , “消费者以为核酸检测这一项目的完成只停留在‘几秒咽部取样’上 , 但是途中还有很多‘隐形成本’是消费者肉眼不可见的 。 ”
在李美玲看来 , “看不见的费用”才是成本的主要部分 , “具体成本是多少我没法说清楚 , 但以我们公司情况来说 , 检测业务的毛利率不足50% , 净利率在10%以下 。 倘若成本控制不好 , 甚至还有出现亏损的可能 。 ”
卡布达对此表示了认同 , “暴利只属于上游核酸检测产品的生产厂商 , 对于检测服务提供商 , 即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 , 核酸检测多环节所产生的人力、耗材、设备、运输等费用 , 由此产生的成本负担直接影响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盈利 。 ”
卡布达告诉燃财经 , 第三方检测机构为了多盈利 , 还会选择自行研发并生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 , “试剂盒生产的利润很高 , 第三方检测机构使用自己生产的试剂盒一来可以降低检测成本 , 二来也可以对外销售以赚取收入 。 ”
拥有核酸检测产品生产业务的达安基因 , 在其2020年半年度财报中也披露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产品的毛利率为85.39% , 堪称暴利 。 据其官方1月21日透露 , 试剂盒生产能力也由的原先标准产能5万人份/日 , 提升到150万人份/日 。
华大基因告诉燃财经 , 目前华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产能可提升至200万人份/日 。
此外 , 受核酸检测所必需的物料产能提升 , 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增多等因素影响 , 核酸检测项目费用也有所降低 , 不少省市也在进一步降低公立医疗机构核酸检测项目的官方指导定价 。 1月26日起 , 海南省的最高指导价从160元/人次调整为98元/人次 , 而北京早在2020年6月便将核酸检测指导价由180元下调至120元 。
上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认为 , 目前试剂充足、设备供应有所保障 , 所以在试剂成本和耗材成本普遍下降的基础上 , 核酸检测的定价也会相应下调 。
虽然公立医院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定价不一致 , 第三方检测机构可自行定价 , 但尚在合理范围内 。
“据我了解 , 虽然目前第三方检测机构掌握自行定价的权利 , 但市场也没有出现价格乱象 。 因为官方已经给公立医疗机构确立了官方指导价 , 第三方检测机构定价时也会参考指导价 , 与指导价持平 。 说实话 , 按照指导价 ,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盈利空间会十分有限 , 所以也就相应出现了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非常规’增值服务的情况 。 ”李美玲表示 。
文章图片
图4/5
图 / 燃财经截图
与此同时 , 李美玲还觉得核酸检测是门有“上限”的生意 , “一天检测2万份核酸检测样本已经是我们实验室的最大产能了 , 我们算过一笔账 , 如果继续扩充产能就得加大仪器、人员和实验室场地的投入 , 我们在2020年就已经新购入了35台扩增仪 , 2021年肯定不会再置新了 , 等疫苗研发取得进一步成效或新冠疫情彻底消失后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需求肯定就趋于零 , 多余的扩增仪最终只有闲置这一种下场 。 ”
整个核酸检测过程可分为前端采样和后端检测两部分 , 采样过程时间不确定 , 在异地送检的情况下 , 运输途中也会消耗不少时间 。 而实验室检测过程则被李美玲称之为“苦差事” 。 据李美玲介绍 , 在实验室的检验步骤只有两部分 , 一是核酸提取 , 二是上仪器扩增 , 完成这两步即可得出检测报告 。
“核酸提取基本都是靠人工完成 , 看起来只有一项工作 , 实则还得细分成好几项内容 , 花上近两个小时时间 。 先是配置试剂 , 然后等待标本灭活 , 灭活这一步骤可以有效降低其传染性 , 对工作人员也是种保护 , 接着对标本进行编号及处理 , 最后才是提取核酸样本 。 ”李美玲将所需工作一一告知燃财经 。 “人工处理完后 , 就可以上机进行扩增了 , 只需要等待一个多小时就能出结果 。 ”
李美玲介绍 , 在正常情况下 , 一个标本需要在实验室经过四五个小时才能得出结果 , 如果标本结果显示为灰区或阳性 , 则需要重复检测 。 “核酸检测量很大 , 对时效性要求也极高 。 中高风险地区核酸检测一般次日即可出结果 , 普通的检测则要求2至3日不等 。 ”
“现在就有些不走竞标途径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靠‘时效性’和‘高效率’等服务拉拢生意 。 ”据李美玲介绍 , 核酸检测常态化的过程 , 人们对核酸检测自然也有了新需求 , 护士上门检测、2小时内上门、12小时出检测结果等服务 , 都是第三方机构为了满足人们的新需求而提供的增值服务 。
核酸检测比生产口罩门槛高多了
即便《方案》公布后 , 核酸检测成为千亿规模的市场 , 但多种因素搭建起的入场门槛 , 终究使核酸检测不会成为下一个“人人想分羹”的口罩制造业 。
2020年12月 , 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第二版)》(以下简称《工作手册》) , 该《工作手册》适用于所有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 , 对技术人员、标本采集、标本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核酸检测结果反馈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要求 。
相较于开个口罩厂只需要一个许可证的基本要求 , 一个可以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需要拥有一定资质要求 , 以深圳去年3月公布的信息为例 , 第三方检测机构所需资质和条件有4项要求 , 分别是持有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经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经省级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备案、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防护装备储备 。
文章图片
图5/5
图/ 《在一起》
资质要求便先将大部分“门外汉”拦截于门外 , 此外对从事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 , 足以使得核酸检测成为一个高门槛的生意 。
从事采样的工作人员要经过生物安全培训 , 培训及格才能上岗 , 此外从事检测的工作人员 , 除了有相关专业的学历或职称要求外 , 还需有2年以上的实验室工作经历和基因检验相关培训合格证书 。 “检测人手不足也是阻碍我们公司继续扩大业务的原因之一 , 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太少了 。 ”李美玲说道 。
“有钱赚是好事 , 但是核酸检测从业者也要时刻将‘合规’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 ”卡布达感慨道 , “说实话 , 我也对同行‘谎报检测结果’一事感到十分无语 。 我觉得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 , 最重要的是‘合规’ , 合规当然也包括很多概念 , 不仅是技术人员操作需要合规 , 对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也需要合规 。 ”
核酸检测就像一阵风 , 最终也难成为一门好生意 。
*题图以及部分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夏炳、幸苗、陈丹、李辉、向建军、林美玲、卡布达均为化名 。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 , 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 , 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the|美CDC:抗原检测的“黑洞”可能隐藏着COVID-19“冰山”
- 带动力|自带动力“机器人管道工”现高交会,从事水下检测,全球首款
- 电子商务|俞敏洪回应农产品带货被吐槽贵:选的是最好的 不是最便宜的
- 检测|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何解?工信部:补齐核心元器件等短板
- Toshiba|东芝开发HDD扩容技术:30TB容量不是梦
- 检测|多款人工智能领域创新成果现身第二十三届高交会
- 疫情|西安经开区企业助力西安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 Pro|联想拯救者 Y90 手机预热:支持智能刷新率模式,但不是 LTPO 屏
- Type-C|华为鸿蒙手机可检测到数据线降低充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