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营收1114.39亿美元 苹果在5G市场演绎后发先至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邻章
来源:邻章(ID:TMT317)
每年第四季度(苹果第一财季) , 似乎都是苹果创造营收奇迹的时刻 。 今年 , 苹果更将这种营收奇迹推上了千亿美元高位 。
在今日早间发布的2021第一财季财报中 , 苹果单季营收同比增长21% , 达到创纪录的1114.39亿美元 , 折合人民币超过7000亿 。
支撑当季苹果强劲营收表现的核心要素 , 当然是iPhone 12系列的全球热销 。 财报数据显示 , 当季iPhone营收达656亿美元 , 同比增长17% , 营收占比再度过半 。
文章图片
图2/6
5G市场 , 苹果后发先至
【|单季营收1114.39亿美元 苹果在5G市场演绎后发先至】具体到iPhone销量 , 虽然苹果早已不公布单季度销量 , 但在市场调研报告中 , 我们可以一窥iPhone的热销程度 。
据Counterpoint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数据来看 , 苹果当季出货量达到8190万台 , 市场占比21% , 成为当季市场份额占比唯一超过20%的公司 。 在IDC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数据中 , iPhone的出货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9000万台 。
文章图片
图3/6
在中国市场 , iPhone 12系列也助力苹果到达了近年来的最好水平——在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12月份中国5G市场新终端激活占有率Top 10榜单中 , iPhone 12系列累积占比达到22.7% , 按照其公布的12月份2787万部的5G新机销量计算 , 则意味着iPhone 12系列12月份在中国市场的激活量达到了630万部 。
文章图片
图4/6
透过当季iPhone 12系列的市场表现 ,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苹果相对竞争对手们晚了近两年时间上车5G , 但在5G时代 , 苹果在产品销量上依旧做到了后发先至 。
在此 , 问题也随之而来:苹果在5G市场 , 凭什么能够做到后发先至?
苹果在5G市场凭什么能后发先至?
在探析这个问题之前 , 其实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苹果尚未推出支持5G 功能的iPhone 12系列之前的国内市场舆论 。 当时众多舆论都认为缺失5G手机的苹果 , 将步上诺基亚的后尘 , 在5G浪潮中会被风吹雨打去 , 并搬出了所谓的“每一次通信技术迭代 , 都意味着老巨头的掉队和新巨人的崛起”法则 。
但从单季超8000万部的销量数据来看 , 可以说苹果虽然晚了竞争对手们近两年时间发布5G手机 , 但在发布5G手机之后 , 其仅一个季度的销量 , 就让安卓阵营的5G先行者们有些压力倍增 。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安卓先行者们的这种尴尬?
在我看来 , 其中原因或许是源自这几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
一是从技术成长曲线角度来看 , 不难发现技术的发展都有着自身的周期性特征 , 有低谷与高潮 。
在此 , 若将这条技术成长曲线带入5G手机市场 , 那么我们或可发现 , 5G先行者们在前两年推出的各种5G新品 , 其实可以说是充当了市场破局者的角色 , 让用户对5G认知、使用习惯实现了良好的市场培育 , 但当时5G低覆盖导致的感知不强 , 也让用户对5G的接受度一直在低位徘徊 。
文章图片
图5/6
而在经过两年市场培育以及基站覆盖率的提升 , 用户对5G功能的需求度也到达了新的爬升期 , 5G功能成为标准配置 。 用户对5G功能的心态转变可能已经从尝鲜心态变成了默认配置 。 这其实从当前市场发布会中 , 已经几乎没有厂商会大书特书5G功能便可见一斑 。 这种转变 , 其实让苹果在某种程度上省去了市场培育成本 , 直接进入用户接受度中 。
二是从品牌用户粘性角度来看 , 苹果凭借其独树一帜的软硬件生态体验 , 构筑起了相对安卓手机更为有好的用户体验以及足够高的用户品牌粘性 , 这使得苹果在产品功能更新上可以做到延迟满足而不会招致用户大规模反水——这其实从苹果在快充、5G、高刷新率等技术上 , 总是可以相对安卓厂商慢上好几步推出 , 甚至还能成为买点 , 便可见一斑 。
但更多的安卓厂商由于用户粘性的不足以及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同质化市场竞争 , 则使得他们必须将这些功能作为标配特征 , 甚至要比竞争对手更强才行 。
这种品牌粘性 , 在QuestMobile新发布的用户换机系统流向中得以清晰展现:数据显示 , 虽然iOS系统的吸引力似乎正在逐步下降 , 但其仍旧吸引了高达52.47%的iPhone用户成为“回头客” , 继续停留在iOS生态中 , 同时也吸引了超过10%的安卓用户进入iOS生态 。
文章图片
图6/6
三是从产品本身表现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从现实来说 , 今年的iPhone 12系列在轻薄设计、领先性能、5G加持、更好的屏幕材质、不变的续航、更强的影像能力和防水性能等更新特征要素加持下 , 已经具备了真香体质 , 而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三星智能手机业务的表现疲软以及华为因为非市场因素在智能手机市场中极大被动 , 所造就的相对的选择稀缺性 , 都为iPhone在全球高端市场夺取更大市场份额创造了有利条件 。
写在最后:
可以说外部竞争对手免费进行的5G市场认知培育以及主要竞争对手表现疲软让渡出的市场空间 , 让苹果携带着品牌优势、用户粘性以及产品力 , 实现了对5G智能手机市场的收割 , 做到了后发先至 。
在此 , 也值得国产品牌们深思的是:为何国产品牌在诸多功能上都实现了对iPhone的赶超 , 首发尝鲜了众多新技术 , 但在5G手机销量上却仍不敌iPhone?
造就这种现实的根源 , 或许还是在于用户对国产厂商的产品信任度不足 。 而如何改变这种现实 , 则是国产品牌们接下来需要补课的地方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微信|积极落实互联互通,微信收款码支持云闪付及银行APP支付物料落地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IT|全球供应25亿剂疫苗 科兴上半年营收110亿美元
- AI|商汤科技上市首日收涨超7% 市值约1375亿港元
- 复合增长率|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18.3%
- Samsung|三星生物技术:收购美生物技术公司渤健的消息不实
- 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
- 长三乙火箭|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 宇航|长征火箭48发全部成功!2021年中国航天宇航发射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