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王丹阳通讯员 粤交集宣 张立希 唐韵宜
2月3日 , 广东交通集团所属仁新高速(武深高速仁新段)透露 , 路段研发的桥梁边坡无人机巡检管理系统正式上线 , 进入无人机智巡模式 , 为高速公路开启巡检病害“智慧眼” 。
仁新高速是国内首个使用该系统的高速公路 , 全长约164公里 , 线路长、体量大 , 全线有桥梁127座 , 边坡超2000处 , 及时发现病害 , 提高养护效率是保障的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 。
文章图片
3D模型提供可视化管理
“智慧眼” , 可多机编队自行巡查
高速监控摄像是高速公路的“眼睛” , 可实时监控高速上的各种情况 , 传统的“高速之眼”难以全面发现桥梁边坡的病害 , 所以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都采取人工巡检的方式查找病害 。 自主巡查的无人机巡检系统 , 相当于为路段增添了一个巡检高速公路病害的“智慧眼” 。
“智慧眼”无人机升空后即可按照系统设定的路线和程序 , 自行飞行巡查 , 通过北斗卫星高精度定位技术 , 可实现多机协同“不撞机” , 还能组成“蜂群”编队 。 系统构建的3D建筑模型 , 为工作人员提供电脑端可视化管理 , 巡查数据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技术 , 建立异常数据库 , 实行时序管理 。 解决数据缺乏统一管理、可追溯性差、数据分析依赖人工等问题 。
文章图片
无人机起飞进行自主巡查
无人机巡查4天变1小时
【养护|国内首个桥梁边坡养护无人机巡检系统广东上线】传统的人工巡检不能准确及时发现桥梁边坡的病害 , 即使采取人工遥控无人机巡检 , 还需要同步拍照、上传 , 再通过图片查找病害 , 操作量大 , 且危险系数高 。 “智慧眼”自巡系统上线后 , 不仅效率提高 , 还可以将过去的4名工作人员减至2人 , 减少巡检盲区 , 也更加安全 。
开机后 , 工作人员只需观察等待 , 无人机升空完成任务后就会自动返回 。 巡查时如果发现病害 , 信息则会直接传送到后台系统 , 经养护部门确认 , 便可立即启动病害处置程序 。
“以全长700多米 , 墩高达70米的灯盏石大桥为例 。 人工巡检 , 离地50米以上必须由桥检车进行作业 , 除了要架设装备 , 还要封闭两条车道 , 巡视一遍至少需要4天时间 , 费钱费力费时 。 ”仁新管理处副主任兰建雄介绍 , “现在开两台(无人机) , 最多1个小时 , 便可一次性完成伸缩缝、桥墩及桥下排水、地基冲刷等巡查任务 。 ”
文章图片
自动规划巡查航线
编辑:木青
推荐阅读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矩阵|聚焦快递末端痛点 国内首款无人驾驶快递物流车在中通启动应用场景内测
- 产品|国内首家提供EMI解决方案及产品供应商签约,提供EMI IC、PMIC等产品
- 项目|国内单体容量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材料|真我 GT2 Pro 预热:50MP 舰双主摄、realme 首个显微镜镜头
- 疫苗|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四价流脑疫苗正式获批
- Intel|SK海力士完成接管英特尔闪存业务及国内工厂
- Create|什么是元宇宙游戏?百度《希壤》成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样本|国内首个在库运行超百万份生物样本全自动化库落户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