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航天科技四院7416厂年度装药量突破历史新高侧记

2020年12月中旬 , 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6厂迎来历史性突破——固体火箭发动机年装药量再创新高 , 创造了国内装药史的又一个纪录 。
回望过去的一年 , 两地两线并行式装药成为常态 , 一厂三区运行模式在考验和磨合中不断优化 , 航天型号科研生产管理评估、生产现场星级建设及评价、质量提升工程、双效活动、工艺振兴、重大创新研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专项工作持续推进……7416厂在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压力巨大的形势下 , 跑出了科研生产“加速度” 。
众志成城 抢抓进度 打赢双线战役
2020年是经受洗礼、锤炼底色的一年 , 航天人铸就航天强国的信念愈发坚定 。 7416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 , 全力以赴打赢两个攻坚战 。
2020年2月11日 , 四院重点研制的固体运载大推力分段发动机在7416厂新厂区迎来了首次生产作业 。 两天一夜不休不眠的紧张生产 , 82人次、36小时的坚守 , 一系列的硬核操作圆满完成 , 为全年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吹响了冲锋号 。
自复工复产以来 , 7416厂紧紧围绕四院工作会确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 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 ,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任务工作 , 全力拼抢因疫情延误的生产进度 , 力争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 。
挑战极限 乘风破浪 决胜压力测试
2020年是砥砺拼搏、集智攻关的一年 , 7416厂加快能力提升的步伐愈发稳健 。
围绕压力测试 , 7416厂在提升科研能力、保持改革定力、凝聚发展合力、增强风险抗力、坚定战斗毅力上下功夫 。
该厂以高效科研生产新体系建设为牵引 , 以薄弱环节和生产短线治理为抓手 , 坚持行之有效的“月计划、周检查、日报告”科研生产管理模式 , 系统梳理任务需求和生产能力的差距 , 加速进行生产短线治理 。
7416厂认真梳理科研生产能力短板 , 开展了现有资源条件分析 , 制定了型号生产优化布局调整方案 , 逐个型号逐个工序提出了能力提升措施 。
无损检测工序在压力测试中被确定为4个短线之一 。 该厂对无损检测工序进行了系统改造 , 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 。 生产线改造完成后 , 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但仍然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型号任务 。 该厂对无损检测工作进行的双工位改造工作完成后 , 可实现双发产品“一次就位 , 连续出束 , 一次等待” , 总体检测效率将提高25%左右 。
务实笃行 争分夺秒 收官奋战百天
2020年是攻坚收官、行稳致远的一年 , 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愈发接近 。 7416厂以实干笃定前行 , 实现了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年装药量新的历史性突破 。
围绕“奋战百天”活动 , 该厂持续实施全员质量改进激励机制 , 设立全员改进奖并按月进行考核、通报、兑现 , 进一步强化一线人员的责任心 。 该厂还强化了“三个压准压实”工作要求的落实 , 持续推进绝热壳体星级评价管理模式;开展了检验流程的优化工作 , 确定了7类流程优化项目 。 2020年 , 7416厂对外交付出厂发动机合格率达100% 。
按照“科技兴安、制度管安、文化育安、铁腕治安”的管理思路 , 7416厂深入推进各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全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 持续运行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 , 开展手工面对面危险作业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 加大生产现场检查和低层次、习惯性违章整治力度 , 开展全员岗位安全风险再辨识与管控 , 开展安全生产百日集中整治工作 , 安全形势平稳受控 。
【侧记|航天科技四院7416厂年度装药量突破历史新高侧记】高分成绩单留在了过去的一年 , 站在新年的起点 , 7416厂已吹响集结号 。 (厂轩) 来源:航天科技网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