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弥合数字鸿沟是长期挑战

新冠疫情凸显了数字技术、数字经济特殊时期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的优势 , 推动了一场席卷而来的数字化转型浪潮 。 与此同时 , 新型数字鸿沟也正在悄然扩大 , 若不能加以应对 , 不仅会影响数字技术、数字经济被接受的程度 , 也将引发更多的社会性问题 。
互联网诞生以来 , 数字鸿沟问题就一直是互联网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 其核心是如何提供更多的信息基础设施让更多的国家和用户接入互联网 。 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极大加速了数字技术的应用 , 随之而来的是范围更广阔、程度更剧烈、影响更深远的新型数字鸿沟 。 新型数字鸿沟正广泛地在用户、行业和地区之间产生 , 轻则影响到了一些群体的正常生活 , 重则危及一些群体的生计 , 甚至是区域的长期发展 。
从用户视角来看 , 年龄、性别、职业、家庭带来的数字鸿沟在不断加深 。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数字产品消费在总体消费中的比例不断扩大 , 无论是软硬件数字产品的购买 , 还是通信费用支出所需要的费用都在大幅增加 。 特别是软硬件产品升级所需的费用 , 使得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跟不上节奏 。 此外 , 数字技术势必会进一步加大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 , 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 , 使得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受到相当的排斥 。
传统产业面临着越来越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 尽管前些年我们还在庆贺可以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来买菜 , 如今 , 互联网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正在“消灭”卖菜这一行业 。 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面临数字化升级 , 而升级的结果是互联网企业对传统行业的取而代之 , 背后留下无数个群体的生计问题 。
数字基础设施需要的大量投资增加了城乡和国别之间的鸿沟 。 数字技术会越来越向少数的国家和城市集中 , 城乡、国别之间的差异在现有格局下还会进一步增加 。
应当如何看待新型数字鸿沟?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 , 数字技术的发展有阶段性和规律性 , 有先行者就有落后者 , 有优势群体就有弱势群体 。 数字技术的进步和突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本投入 , 先行者和优势群体更多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福祉有客观的必然性 。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 , 社会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公平、平等和普惠 , 弥合新型数字鸿沟是当前政府和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 , 是衡量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志 。
实际上 , 关于新型数字鸿沟的讨论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 2020年11月 , 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 , 旨在从国家层面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方便的智能技术 。 同时 , 国家也在建设“数字乡村” , 推广“信息无障碍”举措 。 但是 , 面临新型数字鸿沟的挑战 , 光有政府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 , 还需要从观念、政策和社会资源投入等多个方面共同做出努力 。
【技术|弥合数字鸿沟是长期挑战】先行者和落后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必然对立 , 数字技术的发展需要先行者来进行破局 , 同时 , 通过增加普惠性数字技术的发展也可以适当弥合数字鸿沟 。 随着新型数字鸿沟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 , 很多情况下 , 针对弱势群体的数字服务和应用反而会成为新的商业机遇 。 如针对老年人的简化版智能机的市场在不断增长 , 也有一些应用将服务的目标群体定位在50岁以上的人群 , 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收益 。
提倡数字技术向善 , 并作为一种规范和伦理应对技术突破导致的垄断、不公平和不公正问题 。 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 鼓励企业和技术社群承担更多的数字责任 , 甚至是设立相应的指标 , 开发更多数字产品来服务于数字鸿沟另一端的弱势群体 。
最后 , 能力建设是数字时代所有行为体面临的长期挑战 。 新型数字鸿沟的出现是人类数字化转型时期出现的普遍性现象 , 新技术和新应用会持续不断出现 , 所有的人和组织都可能面临掉队的情况 。 今天的先行者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落后者 。 因此 , 加强能力建设 , 建立学习型社会对数字时代的每个用户都必不可少 。 政府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教育和培训资源 , 鼓励数字时代不同的用户群体自主跨越新型数字鸿沟 。 (作者鲁传颖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 , 研究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