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思|昨晚,又一位理工科学霸敲钟:大涨200%,容联市值490亿

春节前夕 , 中国SaaS赴美上市第一股正式诞生 。
投资界消息 , 北京时间2月9日晚 , 通讯云服务商正式登陆纽交所 。 此次发行价16美元 , 首日收盘大涨200% , 报48美元 , 市值突破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0亿元) 。
“八年前 , 我们在中国开创了云通讯服务 , 实现了企业通讯服务模式的创新 。 ”在上市仪式现场 , 容联云通讯创始人孙昌勋感慨 。 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 他曾是数学专业的一名学霸 。 毕业后 , 孙昌勋在通讯行业摸爬滚打了近15年 , 37岁创立了容联 。 短短8年 , 他带领容联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 , 发展到国内最大云通讯公司 。
一路走来 , 容联云通讯经历不少坎坷 , 但最终都战胜了 。 背后投资方阵容豪华 , 包括红杉中国、、Prospect Avenue Capital(PAC)、绿洲资本、云晖资本、产业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腾讯等等 。 其中 , 红杉中国是容联云通讯背后最早也是最大的财务投资人 。
又一位华中大校友敲钟:
创业8年 , 做出490亿市值
容联云通讯崛起的背后 , 离不开掌舵人孙昌勋 。
1994年 , 18岁的孙昌勋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 求学期间 , 孙昌勋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 经常在考试时拿到专业满分 , 业余时间里他喜欢钻研声音、视频的压缩算法 , 一直关注产业融合方面的发展 。 因此 , 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有关CTI(计算机电话集成) 。
2000年 , 孙昌勋加入了高阳圣思园的通讯板块 , 一路做到了副总裁、研发总工程师的位置 。 彼时 , 通讯行业主要是围绕运营商来做 , 但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 运营商受到了极大冲击 , 这条产业链上的利润急剧下滑 。 为此 , 高阳圣思园鼓励内部创业 , 于是孙昌勋带领团队尝试了几次 , 把TO B和To C的方向都看过了 。
事实上 , 孙昌勋早已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 早在2008年的一天 , 红杉中国受邀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给MBA学员们做了一场有关创业的演讲 , 期间他提到:这是最好的年代 , 创业要趁早 。 32岁的孙昌勋坐在台下 , 被这句话深深触动 。
到了2013年 , 孙昌勋决定正式独立创业 , 依旧瞄准云通讯这个方向 。 这一年 , 孙昌勋注册了容联公司 , 云通讯平台迅速上线 。
在这个圈子里 , 学数学出身的创业者并不常见 , 但孙昌勋发现 , 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创业帮助非常大:“一是概率 , 二是建模 。 概率对我的影响主要在于方向选择 , 从早期选择什么创业方向 , 到今天面对无数业务机会如何选择 , 本质上其实也是概率问题;数学建模对我们的商业模型很有借鉴意义 , 构建怎样的商业模型更符合中国市场、如何拓展升级、如何风控 , 我觉得背后都有数学建模思维的影响 。 ”
但创业并非易事 。 在公司完成A轮融资之前 , 孙昌勋和团队都在考虑生存问题 。 所幸当时以云计算、AI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革命性地催促企业要升级换代传统的通讯方式 , 踩在产业爆发窗口期的容联云通讯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
成立8年 , 如今容联云通讯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 所服务客户数量至今已超过7万家 , 其中不乏、、海尔、链家、腾讯、滴滴、、小米、、学而思等国内金融/能源/工业/教育/互联网等行业头部企业 。
2月9日晚间 , 容联云通讯成功赴美登陆纽交所 , 首日收盘大涨200% , 股价达到48美元 , 市值突破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0亿元) 。
如何撑起一个IPO:
预计全年营收超7亿元
作为中国SaaS企业在美股上市第一股 , 容联云通讯做着一门什么样的生意?
资料显示 , 容联云通讯是中国领先的多业务云通讯服务商 , 也是中国少有的全通讯服务商 , 其解决方案包括通讯平台即服务(CPaaS)、云联络中心(CC)、云融合通信与协作(UC&C) 。 公司旨在通过提供创新的营销和运营策略以及SaaS化工具 , 提升组织的沟通体验和经营效率 , 最终推动企业通讯行业升级 。
八年前 , 容联云通讯在中国开创了云通讯服务 。 “今天 , 我们融合AI技术 , 为中国企业提供CPaaS、CC、UC&C的全产品通讯云服务 , 我们肩负着推动中国企业通讯服务云化与智能化的历史使命 。 ”容联云通讯创始人孙昌勋表示 。
招股书显示 , 容联云通讯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5亿元、6.5亿元(约9578万美元);2020年前9个月营收为5.09亿元(7497万美元) , 上年同期营收为4.26亿元 。 由于容联云通讯每年营收都是第四季度最高 , 可预估的是 , 容联云通讯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会超过2亿 , 全年营收将超过7亿元人民币 。

圣思|昨晚,又一位理工科学霸敲钟:大涨200%,容联市值490亿
文章图片

在营收来源方面 , 以语音、短信为主的CPaaS服务仍是容联云通讯的主要营收来源 , 营收占比约一半 。

圣思|昨晚,又一位理工科学霸敲钟:大涨200%,容联市值490亿
文章图片

CPaaS的盈利模式在于 , 根据CPaaS解决方案提供的每月短信和通话分钟数 , 定期向客户收费;还协助和支持移动网络运营商建立和运营通信服务平台 , 并根据收益共享安排确认收益;此外 , 他们以净额确认来自物联网相关服务的收入 。
也就是说 , 从运营商处获得电信资源 , 然后向各行各业的企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 目前 , 容联云通讯的客户覆盖了包括互联网、电信、金融服务、教育、工业制造和能源等不同行业的各类企业 。
这是一个颇为庞大的市场 。 研究显示 , 2015年至2019年 , 国内云通讯市场规模以21.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357亿元 , 预计至2024年 , 市场规模将增至1015亿元 。 回顾容联的成长历程 , 这家公司正是从通讯服务这一企业刚需切入 , 实现多系统融合打通 , 快速成长为行业领头羊 。
背后VC/PE阵容豪华:
红杉是最早最大财务投资人 , 陪跑8年
一路走来 , 容联离不开一众VC/PE的支持 。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 , 容联云通讯进行了至少7轮融资 ,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挚信资本、Prospect Avenue Capital(PAC)、绿洲资本、云晖资本、新东方产业基金、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腾讯等VC/PE和产业投资者 。
纵观容联云通讯的融资历程 , 红杉中国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 “周逵总与红杉团队对我是有知遇之恩的 。 ”孙昌勋这样评价他和红杉中国之间的关系 , “创业之初 , 红杉中国就是我们身后最坚实的力量 , 并一直陪伴我们成长到今天 。 ”

圣思|昨晚,又一位理工科学霸敲钟:大涨200%,容联市值490亿
文章图片

容联云通讯创始人孙昌勋(中)与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右)、红杉中国合伙人郑庆生(左)
孙昌勋回忆 , 2013年容联公司刚注册不久 , 红杉中国便协助创业团队完成从母公司的业务分立和核心团队的股权激励安排 , 并领投了企业的A轮融资 。 此后中国通讯市场风云变幻 , 容联在竞争中不断发展 , 红杉中国一路支持 , 领投容联C轮、加码E轮 , 成为企业最大财务投资人 。
期间 , 红杉中国给予的不仅仅是资金 。 在帮助团队利益落实 , 持续鼓励方面 , 红杉中国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此外 , 红杉还一直协助容联融资和并购整合等工作 , 支持企业梳理业务思想及帮助他们介绍战略合作资源、为支持企业上市帮其寻找CFO , 推荐投行等等 。 可以说 , 红杉中国完整参与了容联云通讯的8年发展历程 。
绿洲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津剑也见证了容联云通讯的成长足迹 。 2014年 , 张津剑与孙昌勋结识 , 彼时仍在挚信资本任职的张津剑深入考察了这个项目 , 力推挚信资本在2015年领投了容联云通讯 , 这是挚信资本第一次投资企业服务公司 。 2017年挚信再次加仓 , 在这期间 , 红杉中国也出手支持 。
后来 , 张津剑创办了绿洲资本 , 出手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容联云通讯 。 “整个云通讯的发展的过程里 , 我觉得老孙(孙昌勋)默默地承受了非常多的东西 , 我作为他的董事 , 陪他经历了一些 , 但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 这里面的很多艰难险阻是他自己扛过去的 , 无论对外部的压力还是对内部多个产品线之间的融合统一 , 我觉得他身上的生命力演绎得淋漓尽致 , 这是我长期坚定地相信老孙的原因 。 ”张津剑告诉投资界 。
2019年10月 , 容联云通讯完成数亿元E轮融资 , 由Prospect Avenue Capital领投 , 云晖资本、绿洲资本及老股东红杉中国跟投 。
2020年11月 , 容联云通讯刚刚完成1.25亿美元F轮融资 , 创下国内云通讯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笔私募股权融资的记录 。 这一轮由国风投基金领投 , 新东方产业基金、Mirae Asset(未来资产)、蓝藤资本、腾讯旗下Image Frame Investment (HK) Limited和CloudAlpha等战略及财务投资方共同参与 。

圣思|昨晚,又一位理工科学霸敲钟:大涨200%,容联市值490亿
文章图片

容联云通讯的招股书显示 , IPO后 , 孙昌勋持股为8.65% , 有48.95%的投票权 , 红杉中国作为最大财务投资人 , 持股16.76% , 有9.73%的投票权 , 此外 , 挚信资本持股为12.04% , 有6.99%的投票权 。 以76亿美元市值计算 , 孙昌勋身家达到6.6亿美元(近42亿人民币) 。
序幕才刚刚拉开
中国SaaS行业将迎来一波上市潮
容联云通讯的成功上市只是一个开始 。 “我们很看好这个领域 。 ”红杉中国合伙人周逵认为 , 云通讯市场可能是最率先云化的应用 , “美国市场已经有多家几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跑出来了” 。
最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Twilio 。 这几年 , 美国云通讯上市公司Twilio股票持续上涨 , 市值已超600亿美元 。 早在2016年Twilio初登股市时 , 就曾在国内引发谁将成为“中国版Twilio”的讨论 。 如今 , 容联给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答案 。
【圣思|昨晚,又一位理工科学霸敲钟:大涨200%,容联市值490亿】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翟佳曾回忆 , 自己与众多中国投资人一样 , 多年前还是会去参考美国的领域和标的 , 比如先看看美国的哪些通用SaaS领域先跑起来了 , 美国哪些To B领域的公司最后IPO了等等 。 但事实证明 , 盲目地追求美国SaaS的模式 , 一心想把标准化做得特别好 , 这是走不通的 。
“容联云通讯用8年的深耕证明 , To B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 , 却有充分复利增长的高价值领域 。 我们看到 , 基于对技术探索的韧性、对市场需求的敏锐 , 创始人孙昌勋带领企业夯实了向下扎根的过程 , 建立了一个属于中国To B企业的发展模式 。 ”周逵告诉投资界 。
“容联的上市会有力提振国内To B创业者的信心 , 并为国内创业者提供技术应用转化、打造商业模式等不同维度的借鉴 。 ”红杉中国合伙人郑庆生表示 , “未来红杉也会持续深耕To B产业生态 , 通过有效协同全球资源 , 更好地为国内To B创业企业赋能 , 与创业者携手共同为提升企业效率、推动产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 ”
容联云通讯是红杉在To B领域的最新一个IPO 。 2020年9月 , 红杉资本曾在一周内连续上市Snowflake和Unity两大软件公司 , Snowflake还创下美股最大软件IPO的纪录 。 而两个月前 , 红杉中国持股20.1%的中联云港获得创业板审核通过 , To B版图进入了收获期 。
正如红杉一样 , 中国的To B创投机构都有望迎来收获季 。 “随着科创板上市条件的放松 , SaaS公司收入的高速增长 , 大量的细分SaaS赛道龙头公司收入体量都在1-5亿元 , 并且保持着高速增长 。 ”北京一位VC机构投资人直言 , 未来3-5年 , 中国SaaS行业将迎来一波上市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