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启绕火!无绳测控线精准牵引

2月10日19时52分 , 经过202天、4.75亿公里的飞行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 , 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 , 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 , 周期约10个地球日 , 倾角约10o的大椭圆环火轨道 , 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 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 , 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 为即将到来的新春增添喜气 。 中国电科副总经理黄兴东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见证这一荣誉瞬间 。
【中国|开启绕火!无绳测控线精准牵引】捕获 , 是此次火星探测任务至关重要的环节 。 捕获只有一次机会 , 天问一号运行速度极快 , 稍不注意 , 就可能和火星擦肩而过 , 飞出太阳系 。
在这个过程中 , 需要极其精准的位置信号 。 作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总体单位 , 中国电科研制建成的系列深空测控站 , 提供了90%以上的测控覆盖 , 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长时间的深空飞行提供精准测控 。
“如果把‘天问一号’比作飞往火星的大风筝 , 那我们的测控站就好像牵引风筝的线 。 ”中国电科测控专家表示 , 在“天问一号”整个飞行过程中 , 测控系统可以对其进行测定轨、状态监视、飞行控制 , 实现定向、变轨、姿态调整等动作 , 确保“天问一号”沿正确轨道飞行 。
“这需要各个深空测控站密切配合 , 以接续传递的方式 , 全时候无死角地捕获‘天问一号’的位置和状态 。 ”基于此 , 中国电科牵头研制喀什、南美、佳木斯等系列深空测控站 , 确保在4.5亿公里外接收到精准的信号 。 佳木斯66米深空站有一副直径66米的天线 , 形似大锅盖 , 好比一个灵敏度极高的“听诊器” , 负责在外太空噪声中寻找、捕获探测器信号 , 建立起探测器到地球之间的通信链路 , 获得探测器供电、温度、开关等工作状态及载荷参数和科学试验数据 。 此外 , 它还是一个作用距离极远的“遥控器” , 可以利用高功率将地面指令发送至探测器 , 实现对日定向、探测器变轨、姿态调整、发动机点火等动作 , 确保巡视器最终顺利软着陆 。
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专门研制的喀什35米深空天线组阵 , 具有灵活、多任务资源调配等能力 , 在“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地火转移和中途轨道修正、深空机动、近火制动中可精准接收探测器回传信号 , 接下来还将全程对着陆器落火、火星车巡视探测等各阶级提供测控支撑 。 同时 , 35米深空天线组阵还可兼顾月球探测任务 , 将成为我国下一步行星际探测的重要基础能力 。
此外 , 为收到精准信号 , 中国电科为着陆巡视器、环绕器、火星车等系统配备了固放组件、变频组件、收发组件、开关组件、晶振模块、滤波器等多型产品 , 突破解决多项技术难题 , 可适应严苛工作环境 , 具有机动性强、小型化、高可靠等特点 , 助力提供稳定、准确、可靠的通信信号 。
在这个春节临近、游子待归的日子里 , 中国电科技术人员克服疫情影响 , 组成新春最美“逆行者” , 分赴祖国各地 , 进驻外场 , 用精湛技术保障设备运转万无一失 。
疫情险阻何足惧
新春远戍亦勿难
守得天问传捷报
三军将士俱欢颜
这是他们的豪情壮志 , 也是中国电科的强国担当 。来源:中国电科网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