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简介:中国嫦娥4号月球车在2019年1月着陆月背后 , 陆续向世界公开月背信息 , 包括表面厚达12米的松散沉积层 , 围绕月面陨石坑的混合土层 。
月球背面 图源:wiki
到目前为止 , 在中国所有的月球探测计划中 , 月球着陆器嫦娥四号也许是最具启发性的任务 。
嫦娥四号于2018年12月发射 , 是中国的第四次月球飞行任务 , 也是第一个发往月球背面的任务——背离地球的那一面 。 它于2019年1月降落 , 并首次对月球的黑暗面进行了直接测量 。 今年 , 这些数据向全世界公布 , 为科学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藏 。 宝藏中的“宝石”有:我们的自然卫星和早期太阳系影响历史的线索 。
【天文|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跟随嫦娥四号共同探索】嫦娥四号登陆器(左)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右)
图源:wiki
中国的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3日登陆月球背面 。 这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里程碑 。 人类难以将任何东西——机器人或人——发送到月球背面 , 主要是由于一块巨大的岩石(月球!)的遮挡 , 导致任何东西都不能和地球控制台保持通信
鹊桥号中继卫星是一颗服务嫦娥四号的地月间通讯中继卫星 。 图源:wiki
中国着陆器收集的数据向科学家们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月球背面的景象 , 首次确认了月球两面都存在月球浮土 。
嫦娥四号的观测结果已于2020年2月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
该图显示了月球背面的浮土的不同层 。《科学进展》 2020年
通过对月球崎岖地形的深入探测 , 着陆器首次展示了月球表面下的第一张高分辨率影像 , 使科学家能够逐层分析月球的成分 。 根据最新的数据 , 月球的远端覆盖着一层松散的沉积物 , 称为月球风化层 , 厚达12米 。
这些数据还使科学家们能够首次重建月球远端撞击坑的历史 。
这些数据也让科学家得以首次重现月球背面形成撞击坑的历史 。
在最顶层的一层风化壳之下 , 研究人员发现了由较硬的物质和较细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块状物 。 这些被确认为喷出物沉积物 。 喷出物沉积物围绕着一个月球陨石坑分布 , 科学家认为是撞击中喷出的物质形成了这个陨石坑 。
撞击坑的形成过程 图源:wiki
了解这些沉积物的形成方式 , 有助于科学家还原太阳系形成早期 , 月球受到撞击的历史 。
由于科学家怀疑月球背面含有水冰 , 这可以用作月球上宇航员的一种资源 , 因此月球的背面可能成为未来登月任务的主要目的地 。
相关知识
月球背面是月球永远背对地球的那一面 。 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影像由前苏联的月球3号太空船在1959年拍摄 , 而人类直到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环绕月球时 , 才直接用眼睛看见月球背面 。 月球背面的地形主要为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击坑 , 如太阳系第二大的撞击坑 , 南极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 而平坦的月海则相对较少 。 在月球背面 , 来自地球的电波干扰会被遮蔽 , 因而有学者建议在月球背面安置一架大功率电波望远镜 。
在地-月系统长期的演化过程中 ,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力使月球的自转逐渐减缓 , 最终导致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 , 此后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 。 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月球的另一面(背面仅有18%可因天秤动和视差而被观测) , 因此被称为月球背面 。
月球背面和月球暗面是不同的概念 , 后者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阳光照不到的月球半球 , 这两者只有在满月时是相同的 , 但是 , 一般世俗所谓的“黑暗的月球”通常是指月球背面[1] 。 不考虑地球对月球的遮挡时 , 月球正面和背面接收到的太阳光量几乎是相等的 , 考虑日食等因素时 , 月球背面直接获得的阳光比月球正面还要多一些 。 但是 , 因为地球也会将阳光反射至月球 , 因此月球正面的总亮度会比背面略高 。
作者:inverse
FY:瓷荧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 , 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 , 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天文|2022年首月“天象剧场”排片已就位,你想看哪部?
- 天文|星空有约|2022年首月“天象剧场”排片已就位,你想看哪部?
- 行星|天文学家发现迄今规模最大的一组星际行星
- 恒星|韦布发射升空 五大天文任务可期
- 月球|【年终报道?2021留声机】筑梦太空 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步伐越迈越稳健
- 天文学|差一点就“太空事故”了!SpaceX星链卫星两度接近中国空间站,后者紧急避让
- Create|李彦宏:无人汽车有望开上月球
- 太阳轨道|冬奥会奖牌里 蕴含着古老的天文知识
- 样品|月球“玻璃”有助于解开月球之谜,中国将担负月球研究更多的重任
- 汽车|李彦宏:首款汽车机器人2022年亮相 无人汽车能开月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