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
动物为什么不养老?
动物不养老其实是一件非常符合动物生存利益的选项 , 原因是因为养老非常不划算 。
我们知道 , 野生动物生存环境非常恶劣 , 导致许多个体还未衰老时就已经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亡 。 比如:野生老虎只能活15年左右 , 但在人工饲养环境下 , 老虎则能够生存20-25年左右 。 这是因为在人工饲养环境下 , 人类会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物 , 干净的水源 , 足够的保暖措施或者是消暑措施 , 以及及时的医疗援助 。 正是因为如此 , 所以动物不需要赡养衰老的个体 。
另外 , 赡养衰老的个体不利于种群的生存 , 我们知道 , 自然界中的能量是有限的 , 比如:一片土地中能够生长的植物数量是有限的 , 而植物是食物链的根基 , 植物数量有限意味着能量是有上限的 , 而且在遇到风雨失调的年份 , 当地的生产能量更少 , 导致生物因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而死亡 。
如果动物要赡养老人 , 则意味着它们需要把一部分能量分给衰老的个体 , 导致年轻以及幼崽获得的能量减少 , 以至于死亡率提升 。
我们知道 , 自然选择主要通过幼崽的成活率以及繁殖率来起作用 , 如果因为养老而导致幼崽的成活率降低 , 那么这种生存模式将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 以至于只有不赡养衰老个体的生物才能够生存 。
人类为什么要养老?
既然赡养老人会导致幼崽成活率降低 , 那为什么人类还会赡养老人呢?关于这一点 , 有一个很有趣的假说“外祖母假说” 。
科学家豪克斯和康乃尔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在坦桑尼亚观察发现 , 当地的老年女性经常会收集植物块茎以及其他食物来喂养自己的孙子、孙女 。 而除了人类之外 , 其他灵长类在成年之后都会自己觅食 , 而不是由成年个体继续抚养 。
【动物|为什么动物不赡养衰老的个体,而人类却会赡养老人?】我们知道人类直立行走之后髋骨变窄 , 产道口相比于灵长类其他动物而言更小 , 增加了生产风险 。 而人类在吃肉之后 , 大脑也逐渐开始膨大 , 而膨大的头部也会增加生育风险 。 生育风险较高意味着该种群将会有很大一批孕妇以及婴儿死于难产 , 非常不利于人类生存 。
但幸运的是 , 人类演化出了“早产”的方式 , 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提前生产 , 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妊娠期原本应该是21个月 , 而现如今只需要10个月 。
提前生产导致人类婴儿在刚出生时什么也不能做 , 一切生活需求都需要依赖父母的照顾 。 而父母的精力是有限的 , 他们无法养育那么多的后代 , 会导致婴儿死亡率上升 。
而外祖母假说认为 , 外祖母在丧失生育能力后会主动承担照顾孙子、孙女 , 不仅能帮助年轻的父母减轻育儿负担 , 还会主动寻找能量用于养活孙子、孙女 。
由于有外祖母抚养的后代成活率更高 , 所以寿命足够长的女性留下的后代数量更多 , 因此外祖母假说还推动了人类年龄的提升 。
科学家蒙克斯和伙伴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研究显示 , 在不对人脑大小做任何假设的情况下 , 只需要一点点外祖母的喂养 , 黑猩猩就能够在6万年之后拥有和人类差不多长的寿命 , 而现如今它们只能存活30岁左右 。
由于外祖母的抚养能够较好地照顾后代 , 因此在人类社会中衰老的个体并不是负担 , 而是一种生存的需要 , 所以人类会赡养衰老的个体 。
而当人类出现文明之后 , 道德和法律约束了我们照顾年老的个体 , 以及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 , 所以人类才和动物形成了明显的区别 。
总结
动物之所以不赡养老人 , 是因为衰老的个体仍旧会占用一部分能量 , 导致种群中的年轻个体因食物不足而死亡 , 这非常不利于生物生存 , 所以该生存模式被自然选择所淘汰 。
人类之所以赡养老人 , 有一部分原因是衰老的个体仍旧能够提供生存价值 , 帮助后代存活 , 因此该生存模式被自然选择所保留了下来 。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年轻人|人生缺少的不是运气,而是少了这些高质量订阅号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Apple|法官称苹果零售店搜包和解协议虽不完美,但可继续进行
- Insight|太卷了!太不容易了!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
- the|美国人的“圣诞热情” 连奥密克戎也挡不住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