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女孩乘货拉拉搬家途中跳窗去世 同城货运迎安全大考

_原题是:女孩乘货拉拉搬家途中跳窗去世 同城货运迎安全大考
每经采访人员 赵雯琪每经编辑 王丽娜
一夜之间 , “长沙23岁女孩乘坐货拉拉搬家途中跳窗去世”的消息成为全民的关注焦点 。
三年前 , 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带给整个网约车领域的阴霾尚未散尽 , 作为主要当事平台的滴滴在高速发展期踩下急刹车 , 并推动交通监管部门、网约车公司内部制定对行程安全的整改措施 。
而被称为“货运版滴滴”的同城货运平台 , 无论是运营模式还是乘客、司机与平台的关系与网约车有非常大的相似之处 , 但在乘客安全保障上与网约车平台却存在极大差距 。 在上述事件中 , 货拉拉工作人员透露车内无任何录音录像设备、货拉拉App也没有录音录像功能 。 而启信宝数据显示 , 货拉拉司法诉讼记录近百起 , 且大部分为民事诉讼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 , 目前在市面上几乎所有同城货运平台App都没有录音设备和录像功能 , 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平台80%~90%的订单都是纯货品运输 , 人跟车的情况较少 , 因此很少有平台配有相应的安全设备 。
在经过“百团大战”并迎来短暂的平静后 , 同城货运在2020年再一次开启了资本和巨头密集投入的狂奔模式 。 一方面 , 满帮和滴滴货运的跨界入局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 , 同城货运赛道明星资本云集 ,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 , 滴滴货运、货拉拉、满帮分别获得融资 , 投资机构则来自红杉、高瓴、软银愿景等 , 而货拉拉“一个月内连续两轮融资”的传闻更是被外界解读为在做IPO前的最后冲刺 。
如今 , 同城货运公司们在资本刺激下蒙眼狂奔之余 , 安全事件敲响警钟 , 也必将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和重视 。 只不过这一次付出的代价 , 又是巨大的 。

每日经济新闻|女孩乘货拉拉搬家途中跳窗去世 同城货运迎安全大考
文章图片
图1/1
人民视觉图
家属:行车中三次偏航货拉拉:全力配合警方
据自称当事人弟弟的网友爆料 , 2月6日晚9点17分 , 其姐姐坐上货拉拉车辆搬家去往10公里外的另一个小区 。 9点24分 , 其姐姐还在工作群中回复同事 , 但仅6分钟后 , 司机就报警称 , 因面包车三次偏航 , 乘客跳车 。
据当事人家属描述 , 当120赶到现场时 , 当事人已经昏迷不醒 , 随后被紧急送往岳麓区航天医院抢救 。 经过两次手术 , 医生称“最好的结果是植物人” , 但在2月10日 , 当事人不幸离世 。
对于尚未有定论的事件 , 当事人家属提出疑问 , 其中包括 , “6分钟前还用一如既往的状态在工作群里发消息 , 为什么6分钟后会突然跳窗 , 这6分钟内发生了什么” , 以及“为什么跳窗是后脑勺先着地”等 。
同时 , 当事人家属还表示 , 其在事件发生期间多次联系货拉拉方面 , 对方都不予回应 , 而提出想看车上的录像和录音等资料却被货拉拉工作人员告知车内无任何录音录像设备 。
对此 , 货拉拉在2月21日的官方微博发布声明中称 , 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处理小组 , 即刻配合警方提供所需的一切订单资料 , 并于2月9日抵达长沙与家属取得联系 , 表达深切歉意和负责到底的态度 。
货拉拉称 , 在警方安排下 , 货拉拉于2月11日与家属就善后事宜展开第一次商谈 , 但遗憾未能达成一致 , 由于当日为除夕 , 在警方建议并取得家属同意的情况下 , 双方约定在春节假期后继续商谈 。 同时表示 , 2月18日假期结束后 , 专项小组立即开展工作 , 并多次联系车女士的家属表达积极处理善后的意愿 , 于2月20日获得家属的回应 。 目前 , 货拉拉正积极与家属约定商谈善后的时间 。
2月22日 , 货拉拉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目前事件还没有定论 , 等警方调查有新进展 , 公司还将发布新的公告 。 而采访人员试图通过社交平台与自称为当事人弟弟的网友了解更多情况 , 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
高瓴等明星资本云集民事案件、用户投诉频发
当这位23岁女孩在搬家途中跳车身亡引发热议时 , 当事平台货拉拉也成为众矢之的 , 这家刚刚获得新一轮融资且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 一时间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 而其背后的同城货运 , 也自2020年以来由于巨头的跨界布局和明星资本的云集成为物流领域最火的赛道之一 。
2020年6月 , 滴滴在成都和杭州率先上线“滴滴货运” , 随后8月再开6城 , 当年9月 , 滴滴货运对外透露称 , 滴滴货运的日单量已持续突破10万单 。 启信宝数据显示 , 滴滴货运于2021年1月底获得15亿美元A轮融资 , 投资方包括淡马锡、中信产业基金、IDG资本等 。
此外 , 车货匹配平台满帮携带软银愿景基金、红杉等资本机构领投的17亿美元最新轮融资 , 高调宣布以“运满满”为品牌全面进军同城货运领域 。
而一定程度或出于防守 , 在“百团大战”中胜出的原始玩家货拉拉也在2020年12月底宣布完成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 , 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老股东跟投的E轮融资 , 融资额度为5.15亿美元 , 随后 , 货拉拉再传融资消息 , 也被业内猜测或为IPO前的最后冲刺 。
至此 , 同城货运也成为当下最火热的赛道之一 , 而随着巨头的高调入局和资本的密集涌入 , 同城货运平台也加速了自身的发展和对于市场的扩张 , 甚至连此前在同城货运领域消失一时的价格战 , 也有了重新抬头的迹象 。
而在市场扩张与资本高调入场之余 , 同城货运平台却频频因为服务体验等问题遭到用户的吐槽和投诉 。
2020年5月 , 有用户吐槽货拉拉司机天价搬家 , 彼时 , 货拉拉官方发布声明称 , 对违反平台规则的司机进行封号并清退 , 且终身不可再加入平台 。 黑猫投诉显示 , 涉及货拉拉相关投诉超3000条 , 投诉者既包括普通用户 , 也包括货拉拉平台司机 , 问题涉及损坏物品赔偿、额外收费、平台扣分审核等 。
而在此次事件的舆论发酵后 , 也有多位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对于货拉拉的用户体验进行吐槽 , 其中包括“实际价格远超平台价格”“担心货车司机知道家庭住址报复用户”等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咨询北京地区货拉拉平台司机的注册标准 , 工作人员表示 , 只要C级驾照过实习期、年龄在20~60岁、无犯罪记录就可以申请 , 而对于无犯罪记录的要求也仅仅是“自己知道没有犯罪记录”就行 。 满足上述要求后 , 在货拉拉司机端App上传身份证等信息进行资格审核 , 审核通过大概需要1周时间 。 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 , 平台注册司机的月均收入可以达到1.3万元左右 , 多劳多得 。 在如此“高效”的司机申请流程下 , 货车司机团体鱼龙混杂也无法避免 。
一面是资本裹挟之下的蒙眼狂奔 , 一面是用户体验问题和安全标准的问题频发 。 货拉拉是否会因为这起事件如当年一路加速的滴滴般重重踩下刹车键仍不得而知 , 但是有网约车平台的前车之鉴 , 同城货运或已经迎来了成长中的必经之痛 。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在资本助推下 , 同城货运企业大举拓展市场的同时 , 更要确保安全经营发展 , 加强基础建设 , 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 , 获取经济利益 。 而不能只忙着赚取利益 , 把问题留给社会 , 把人民群众安全置之度外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闫创则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同城货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定价付费引起的消费者争议问题 , 平台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 , 定价对司机没有吸引力 , 司机会想办法从乘客那里多收钱 , 这样就会引起冲突 。
用户安全如何保障?律师:货主不能随车
虽然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中 , 但是无论是当事人家属对于“行车三次偏航”的质疑 , 还是货拉拉无法提供行车过程中录音录像引发的热议 , 都直接将同城货运的安全短板暴露无遗 。
而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 , 虽然已经将近3年过去了 , 发生在2018年的两起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让人心有余悸 , 而作为货运版滴滴的同城货运匹配平台 , 为什么不提前吸取教训 , 向网约车平台的安全标准看齐?
“从整体订单量上来看 , 搬家一般只占订单量的10%左右 。 ”有业内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 , 或许是在整体的订单量中 , 人跟车为少数情况 , 也让同城货运平台一度忽视对平台上的安全标准 。 不过他也表示 , 此前也有平台上线一键报警和行程报警的功能来保障用户在App使用期间的安全 。
实际上 , 一直以来 , 很多同城货运平台搭载乘客的行为也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
闫创表示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条规定 , 禁止货运机动车载客 。 也就是说 , 严格意义上来讲 , 在运货过程中 , 即便是随车 , 也应该是装卸人员 , 而非货主本身 。 此外 , 上述事件中货拉拉平台上的面包车是否具备拉货资质并向有关部门备案 , 也存在疑问 。
“货拉拉在注册协议等文件表述其仅为中介信息服务平台 , 为运输服务需求方和运输服务提供方提供第三方信息中介服务 , 需要依据货拉拉在整个事件中是否有过错而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 ”闫创坦言 , 即便在货车行驶过程中确实存在司机的违法犯罪行为 , 作为平台的货拉拉承担的责任非常有限 , 更多还是来自于对于司机的追责 。
不过 , 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则表示 , 因货运服务涉及财产及人身安全 , 货拉拉作为平台应该采取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 比如对于司机应该进行背景调查 , 对于车辆应该设置准入门槛 , 确保车辆处于正常状态 , 在行程中进行录音或录像 , 对于车辆多次偏离导航路线时应该及时介入等等 。 如果在此事件中货拉拉没有尽到基本的安全保障义务 , 则应该对于女孩的死亡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 。
【每日经济新闻|女孩乘货拉拉搬家途中跳窗去世 同城货运迎安全大考】“交通部在网约车管理办法中规定网约车平台承担承运人责任 , 但是目前国内没有法律规定货运平台承担类似的承运人责任 , 这也是货运平台未能像网约车平台那样采取非常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 这一事件至少说明对货运平台的监管也应该加强 。 ”赵占领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