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网络电影不是院线电影“颠覆者”

_原题是:网络电影不是院线电影“颠覆者”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知蓝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 , 电影院毫无疑问是最具人气的场所 。 2021年春节档 , 国内电影票房超过78亿元 , 比2019年春节档增长32% 。 在影院上座率有所限制的情况下 , 春节档票房再创历史新高 , 大大提振了影视行业从业者的信心 。
在院线电影火爆的同时 , 网络电影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比如宋小宝导演并主演的《发财日记》 , 2月12日上映后 , 仅在腾讯视频平台播放量就超过9000万 。
春节前夕 , 中国电影家协会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联合三大网络视频平台 , 共同发起了“大年初一电影到家”2021年网络电影春节档活动 , 多部网络电影于春节期间在视频平台上线 , 满足消费者春节期间的线上观影需求 。
近年来 , 网络电影快速发展 , 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影视品类 , 受到影视公司重视 。 不同于院线电影 , 网络电影完全线上播放 , 用户可以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观看影片 , 既简单又方便 。 在这种特性下 , 一直有观点认为 , 网络电影的发展将对院线电影市场带来冲击 。
尤其是2020年 , 受疫情影响 , 当年春节档影片全部撤档 , 随后徐峥导演的《囧妈》选择在抖音平台免费播出 , 在这之后 , 又有几部小体量影片选择线上播出;2020年8月 , 迪士尼宣布电影《木兰》放弃院线发行 , 改为在流媒体平台上线 , 引发人们对更多影片效仿线上播放的担忧 。
不过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外界预想的“效仿”现象并未出现 。 今年春节档 , 院线电影依然火爆 , 同期播出的网络电影关注度也不低 , 部分影片还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
如果对如今的网络电影产品和市场缺乏了解 , 很多人可能会把网络电影放在院线电影的对立面 , 将其视为“替代者”甚至“颠覆者” 。 事实上 , 网络电影作为一个新兴领域 , 其与院线电影在选材立意、拍摄制作、发行上映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区别 , 其与院线电影并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
与院线电影相比 , 网络电影的投资成本普遍较低 , 操作周期较短 , 在以高风险著称的影视行业 , 轻快的网络电影能够缓解影视公司的投资压力 , 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此外 , 我国每年生产制作的电影 , 只有少部分能在院线上映 , 线上播放一定程度上让更多影视作品有了与观众见面的机会 , 减少了影视公司作品积压的风险 。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 网络电影观影成本低 , 观影便捷 , 也给消费者提供了院线电影之外的更多选择 。 与其说网络电影是院线电影的“替代者”、“颠覆者” , 倒不如说网络电影是影视市场的完善者和补充者 。
事实上 , 相比外界的担忧 , 影视行业从业者面对网络电影要淡定许多 。 笔者在一些头部影视公司走访期间发现 , 大多数从业者并不认为网络电影会改变未来电影市场格局 。
究其理由 , 一方面 , 电影是一种大荧幕艺术 , 画面、视效、声响都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只有在影院才能完美呈现;另外 , 电影院并不仅仅是观影场所 , 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 , 影院承载着很多“小屏幕”无法承载的情绪 。
正是意识到这种显著不同 , 如今网络电影的出品方越来越注重与院线电影的差异化竞争 , 网络电影普遍在立项时就已明确目标受众 , 在题材、立意、制作上都会进行相应调整 , 更符合线上播放的需求 。
以春节档影片为例 , 上映的几部网络电影风格明显更轻快 , 时长普遍较短 , 题材主要是喜剧、趣味故事 , 与同期上映的院线大片风格迥异 , 面向的观影人群也完全不同 。
当然 , 不可否认 , 相对投入更大的院线电影 , 网络电影的整体质量尚有差距 , 造成一种“上不了院线才去网上播放”的印象 。 但随着网络电影市场发展 , 影视公司正逐渐加大网络电影项目的投入 , 视频平台也出台了激励政策 , 鼓励头部网络电影上线 。 相关报告显示 , 2020年以来 , 网络电影的整体投入、票房和收益口碑都有了明显提升 。
2020年 , 中国电影总票房超越北美 , 首次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票房年度冠军 , 但我国人均观影次数、每百万人口票房金额与发达地区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 , 尤其是除一二线城市外的地区 , 受众的观影习惯还需要逐步培育 , 我国电影市场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
【证券时报网|网络电影不是院线电影“颠覆者”】网络电影作为一种简单便捷、成本低廉的观影方式 , 或许可以作为电影市场的有效补充 , 起到培育观影习惯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