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财经讯 , 2月24日 , 货拉拉APP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用户跳车事件的致歉和处理公告》 。 公告称:"我们深知 , 对事件的发生 , 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并感到极度自责与愧疚 , 在此 , 我们再次对当事人车女士的家属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 "
文章图片
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 , 货拉拉事件处置专项小组于2月11日、2月22日、2月23日3次与车女士家属沟通 , 于2月23日下午取得家属的谅解 , 并将与家属一起妥善处置善后事宜 。
货拉拉称其认真回溯和反思了事件进程 , 认为平台在三个层面存在明显问题∶
1.安全预警缺失 , 2月8日平台才从警方得知此事 , 对此异常事件未能第一时间觉察;
2.产品安全功能不完善 , 在跟车订单的行程录音等问题上存在关键缺失;
3.跟进速度慢 , 对本在悲痛中的家属造成了进一步的困扰 。
货拉拉表示:"此次事件如同当头一棒 , 让我们深刻警醒 , 作为一家货运平台 , 仅针对货物安全作出的产品流程是远远不够的 , 部分跟车订单涉及人身安全问题 ,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 在妥善处理事件本身的同时 , 货拉拉由创始人兼CEO周胜馥带队成立安全整改小组 , 倒查订单流程 , 立即推进整改工作 。 "
货拉拉承诺整改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举措:
1.升级安全事件处理流程 , 对于重大安全事件 , 由CEO直接牵头成立处理小组专项处理;在业务落地城市建立与当地警方的特殊警情专属沟通通道 , 安全工作组7x24小时待命 , 快速响应警方取证需求 。 3月7日将完成警情专属沟通渠道建立 , 责任人为安全负责人陈宇 。
2.在跟车订单场景中上线强制全程录音功能 , 确保遇到意外时能够及时掌握车内情况 , 并便于警方取证 。 此更新版本将于3月14日上线 , 责任人为技术负责人张浩/产品负责人刘俊玮 。
3.强化已有的安全功能 , 包括行程分享、紧急联系人、跟车人安全提示、一键报警、号码保护等功能 。 3月14日将上线优化版本 , 责任人为技术负责人张浩/产品负责人刘俊玮 。
4.扩大安全车载设备部署 , 试运行车内车外货厢全程监控 , 对司机驾驶行为进行安全提醒 , 并视运行情况扩大覆盖范围 。 3月10日试运行 , 责任人为大区负责人谭稳宝/风控负责人朱怀宇 。
5.针对逾期未完成订单上线预警系统 , 发出预警后由安全部门及时核查和跟进处理 , 以消除安全隐患 。 此更新版本将于3月21日上线 , 责任人为技术负责人张浩/产品负责人刘俊玮/安全负责人陈宇 。
6.在跟车订单场景中加入位置保护功能 , 对路偏航 , 长时间停留等异常状况 , 第一时间进行识别和预警 。 此更新版本将于3月28日上线 , 责任人为技术负责人张浩/产品负责人刘俊玮 。
7.严格司机准入制度 , 加强警企合作 , 扩充数据源 , 确保数据准确及时作为准入参考 。 3月29日全部完成 , 责任人为安全负责人陈宇/风控负责人朱怀宇 。
附:货拉拉安全整改进度
文章图片
【货拉拉|货拉拉致歉:存在三个层面问题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件回顾:涉事司机"三次偏航" , 女孩跳窗
据新京报报道 , 一位自称是当事人车某弟弟的用户"今夜的风格外喧嚣"微博称 , 姐姐车某于2月6日晚从货拉拉面包车跳窗 , 头部受重创 , 面部严重肿胀 , 已在医院接受两次大手术 。 此前 , 因搬家 , 车某使用货拉拉叫到一辆面包车 , 在2月6日21:17上车 , 21:24曾在工作群发消息与同事互动 , 并无情绪异常 。 21:30货拉拉司机在曲苑路拨打120和110称车某因面包车三次偏航 , 在岳麓区曲苑路跳窗 。
120到达现场后 , 车某已倒在血泊中 , 昏迷不醒 。 随后 , 被紧急送往湖南航天医院抢救 , 医院医生称车某各项指标均不正常 , 随时有生命危险 , 需要进行紧急手术 。
车某被送往医院后 , 连续接受两次手术 。 2月7日早上5点左右 , 第二次手术结束后 , 车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 医生告知家属 , 车某没有自主呼吸 , 需要呼吸机维持 , 有15天的苏醒期 。 2月8日 , 医生再次告知家属 , 车某体内出现高钾、尿崩的情况 , 最好的结果是植物人 。 在此期间 , 家属多次联系货拉拉 , 对方均未予以回应 。
2月10日 , 因抢救无效 , 车某去世 。
新华社评论:"货拉拉"们该反省了
女孩为何会突然从副驾驶跳车?案件背后疑点颇多 。 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还未有定论 , 但毋庸置疑的是 , 作为涉事的平台方货拉拉必须负起一定的责任 , 并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改进 。 事件发生后 , 有自称是当事人弟弟的网友对货拉拉提出质疑 , 称在此次行程中货拉拉司机曾多次偏航 , 且货拉拉车内无任何录音录像设备 , 也并没有任何监督措施来确保乘客安全 。 作为网约车 , 对司机和车辆管理措施如此松散 , 社会责任何在?
而作为网约货运平台 , 近些年货拉拉司机与乘客的争端摩擦频频见诸报端 , 也说明货拉拉在司机和车辆的管理上做得并不到位 。 有媒体曾报道 , 交1000块钱押金再加半个小时培训就能成为一名货拉拉司机 , 而司机并不属于平台员工 , 不受其过多管辖;还有用户曾经爆料使用货拉拉搬家 , 不足两公里的路程被司机索取了5400元的"天价搬运费" , 司机私下乱收费的情况比比皆是 。 极低的准入门槛、混乱的收费标准 , 缺失的安全保障措施……网约货运行业乱象频出 , 为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 此次安全事件的发生 , 为网约货运平台的发展敲响了警钟:野蛮生长的"货拉拉"们 , 该得到有效整治了!相关部门亟需对网约货运行业明确行业规范 , 加强立法、严格监管 , 对不法行为及时"亮剑" , 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论滴滴还是货拉拉 , 网约车平台的规范和发展 , 不能总以悲剧为代价 。 对于"货拉拉"们来说 , 也必须负起自身应有责任 , 进一步强化对司机和车辆的管理 , 保护用户权益 , 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 (郝娴宇)
货拉拉曾多次被行政处罚
据红星新闻报道 , 2020年12月 , 货拉拉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 , 估值为80亿美元 , 希望至少筹集5亿美元 , 也可能会根据投资者需求筹集更多资金 。 资料显示 , 2020年8月 ,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 , 货拉拉估值为70亿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 。 半年时间 , 货拉拉估值暴涨8倍 。
据央广网报道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 , 涉及货拉拉相关投诉超3000条 , 投诉者既包括普通用户 , 也包括货拉拉平台司机 , 问题涉及损坏物品赔偿、额外收费、平台扣分审核等 。
同时 , 天眼查平台显示 , 2019年9月至今 , 货拉拉多次遭遇行政处罚 。 2019年以来先后7次被处罚 , 合计被罚款54万元 。